青岛西海岸新区周家河村:“面子”亮“里子”实,美丽村庄入画来
梁玉鹏

 

    在青岛地铁13号线龙湾站往东北方向走两公里,有一条沿村蜿蜒的小河。午后,暖阳洒落河面,水中芦苇随风飘摇,一群野鸭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不时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周家河村的乡村美景。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周家河村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督导检查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走出了一条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周家河模式”。

    走进周家河村,宽敞整洁的柏油路、功能齐全的休闲健身广场等映入眼帘。“以前村里是水泥路,今年在原来路面的基础上铺上了沥青,让道路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周家河长阡地联合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暖华说,“今年不仅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翻修升级,还对沟渠和下水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王暖华表示,政府还出资在村南侧建设了污水处理模块,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10吨以上,解决了全村的污水处理难题。

    与此同时,周家河村还进行了“弱电入地”改造工程,把原来暴露在地面上的通信、有线电视等弱电线路全部埋在地下,不仅节约了地上空间,也让村庄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每天早上6时,周家河村的陈月清便会开始一天的工作——推着清运车逐户上门回收村民的生活垃圾。“清运垃圾的时候,有些人不太了解怎么分类,我就跟他们详细讲解,让他们下次能分清楚。”陈月清说。因为在村里积极宣传垃圾分类,陈月清还上了村里的垃圾分类“红榜”,成了该村垃圾分类的模范带头人。“设置这个垃圾分类‘红黑榜’,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见贤思齐。”王暖华表示。

    除设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外,周家河村还实行党员包户、村干部包片工作责任制,骨干党员按照15户/人的包户标准,入户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内容,并指导村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村干部则按照划区包片模式,不定期查看片区内各户的环境卫生保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当前:B2(2021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