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祖国花蕾 担当时代责任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系统深化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旦正措  刘延静

 

    “爱党爱国、自立自强、明礼诚信、勤劳节俭、奋发向上……”一批批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在西宁市教育系统的培育下演绎出生动的青海样本。

    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西宁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起“省会隆起、全省受益”的重大责任,履行好“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责任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探索思路、打造品牌、创新载体,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优化师资队伍、建立严格规范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编织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爱保护网,让全市青少年沐浴在阳光下,如朵朵蓓蕾灿烂绽放。

    汲取奋进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西宁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相贯通,同学习领会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相联系,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召开动员会,成立工作机构,分层定学习计划、列学习清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环节,全方位、多渠道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政理论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协调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上讲台讲思政课110余场次,搭建“学研育”一体化平台,组织思政巡讲、思政大讲堂、思政名师工作室教学教研活动及课例展示等,打造《红色印记》党史专题课,潜移默化引导青少年学生涵养家国情怀。组织开展“上好一堂主题班团队会”“进行一次党史知识微宣讲”“传唱一支红色经典歌曲”“开展一次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体验”等十项特色鲜明的教育实践活动420场次,覆盖26万余名学生。

    西宁市教育系统坚持统筹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工自觉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工作推进不减速、落实标准不降低。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当务之急,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成效的主战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包片督导、整体推进,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疫情防控联动体系,全市教育系统454个党组织、7210余名党员抓早动快,严密细致落实好各项防控任务。

    丰富“五育”内涵

    夯实教育基石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西宁市教育系统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逐步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校评价机制、以教书育人为主责的教师评价机制和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机制。发挥德育实训基地、研学基地育人功能,挂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8大类57个德育实训基地,开发12条研学线路,每年参加研学实践的青少年3万余人次。持续推进“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大力推进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力争每位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深化足球、篮球等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市有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97所、足球特色学校47所、排球特色学校16所。严格落实美育课程要求,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美育机制,全市中小学校共开设美育类社团、校本课程共4大类3000余个。充分发挥现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紧扣“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主题,深入开展“感恩奋进 拼搏赶超”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作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实施政治能力强化提升、师资队伍固本培优、思政教育创新提质“三项计划”,持续推进微巡察工作、为民办实事项目、民办教育规范提质、集团化办学改革及校园文化建设“五项工作”,教育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教育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西宁市民文明手册》为规范,将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组建西宁市教科院德育、家庭教育学科中心组和西宁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探索德育、家庭教育工作方法,建立“自学+必修+选修”三位一体专业提升方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截至目前,西宁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以“菜单式”选课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讲座51场。

    做好宣传引领

    选树典型标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局起步阶段,西宁市教育系统持续深化“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孝老爱亲、勤学善思、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典型,激励全市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时代先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宁市教育系统联合市文明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扎实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及学习宣传工作,通过逐级推荐、综合评审、调研走访,选树出贺妍希等12名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学善思、创新创造、自立自强的青少年先进典型,并围绕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召开发布活动,邀请各类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入校进班讲述典型事迹和动人故事。制作发放新时代好少年故事漫画、新时代好少年人物绘本、新时代好少年明信片等文化产品近2万份,开展学习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宣传主题班团队会,组织“夏都之声”少年宣讲团围绕事迹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宣讲,掀起学习美德、践行美德的活动热潮。组织绿色先锋志愿者开展“绿色家园共享文明”“情暖童心相伴成长”“爱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身边榜样的优秀道德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全市已评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55人、县级“新时代好少年”258人,其中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3人。

    延伸实践途径

    融合平台功能

    “过草地、搭桥渡河、送鸡毛信……”一堂堂特别的“红色课堂”,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红色之旅”,而且对塑造学生坚强健全的人格起到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西宁市教育系统携手联点社区共同打造“青少年成长驿站”示范点,紧抓“青少年成长驿站”“家长学校”两个教育平台,细化工作措施、丰富活动主题、优化育人环境,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和活动形式。文亭巷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模拟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将驿站构筑成青少年提升素质、全面发展的学园,活动体验的乐园和快乐成长的家园。全市中小学校主动与151个“青少年成长驿站”结对共建,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优势进一步凸显。

    同时,吸纳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工作的高校学生和当地“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等860余人担任少年宫志愿者辅导员,将青海本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乡村学校少年宫有机结合,打造“皮影戏”“青海贤孝”“舞狮”“剪纸”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动品牌,巩固拓展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对标“跳出西宁看西宁、立足青海看西宁、站在全国看西宁”的要求,今后,西宁市教育系统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担当起新时代育新人使命,培育一批批祖国花蕾,用行动守护青少年的美好未来。

 

 

 

 

 

 

 

 

 

 

当前:A4(2021年11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