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忙碌的生活节奏之下,涌动的是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如今,从或终日埋案或无尽奔波的忙碌状态中暂时走出来,择一理想之地给自己和家人的身心放个短假,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
想要打造一个完美的假期, “去哪里旅行”为首要选题,“住哪里放松”也至关重要。除了人们常规选择的各类酒店、宾馆,民宿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住宿新业态,因其可以结合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居住者提供个性化体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获得感的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青睐。
近年来,乘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东风,四川民宿迅速崛起,发展速度及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期聚焦,笔者综合数据及走访所得,从几个方面观察文化因素在四川民宿发展中的促进与影响,探讨四川民宿文化的发展与走向。
平面观察
业态体量庞大 文化资源集中
城市民宿超过一半分布在成都
目前,四川省国家A级景区数量已超500个,其中以文化资源为主或包含文化资源的景区不在少数,而正是这些文化资源,很好地滋养了各类民宿的脱壳而出与茁壮成长。
今年11月2日,四川省统计局贸经处发布《四川民宿业发展研究报告》,其中一些数据从平面角度展示了目前川内民宿的分布现状。从民宿数量看,2020年四川共有民宿服务企业法人单位203个,同比增长28%。从民宿所在区域看,四川民宿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资源比较富集的旅游目的地周边。具体来看,主要分布在成都、乐山、绵阳、阿坝、雅安、西昌、南充、攀枝花、眉山、广元等地。从总量上看,城市民宿超过一半分布在成都市,乡村民宿占比较高的市(州)依次是阿坝州、甘孜州、南充市、成都市。
统计显示,成都目前的民宿已经有上万家。无论是城市民宿还是乡村民宿,川内民宿整体分布呈现出体量大、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而形成这种态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文化引流。
身为蜀国故地,四川有着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和蜀绣、变脸、三星堆文明等文化符号,还有闻名遐迩的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等文化名片,太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在这里沉淀。而拥有“国家十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历史名城之一”等诸多文化头衔的四川省会成都,因名胜古迹众多,不仅获评全国最佳旅游城市,还因跻身新一线城市拥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魅力。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都及川内的一些重点景区,一直是国内乃至国际游客的旅游重要目的地,热度只增不减,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民宿业的快速崛起既是抓住时机,也是顺势而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选准路子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民宿显然是在四川发展文旅新业态的一个不错选择。
立面观察
受众特征显著 企业文化初成
呈集群式、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今年10月7日,各大旅游平台相继发布国庆大数据,去哪儿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和周边游的带动下,今年的民宿预订量和价格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四川和浙江成为民宿预订热度最高的省份。
四川民宿为什么这么火?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之外,兼容并包的人文情怀也是“勾人”的关键。从最传统的农家乐一路走来,四川民宿的发展与川人的文化理念相裹挟,并相辅相成。审美宽泛,随性包容,四川民宿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样的形式都具备,什么样的文化需求也基本都能被满足。
农科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4月,国家旅游总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全村绿化覆盖面积超85%,一年四季都充满绿意,宜人的生态环境让农科村成为我国最早的农家旅游胜地。从1986年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在农科村问世至今,目前该村从事农家民俗旅游接待的农户年均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
从四川一隅到风靡全国,农家乐已在大江南北成为一种旅游度假新文化,为各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助力农民实现增收脱贫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市场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已进入优质旅游、大众旅游时代,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人们开始逐渐不满足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休闲需求,在农家乐发展得红红火火的基础上,精品民宿、星级民宿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由于四川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非常适合发展民宿产业,因此脱胎于农家乐的这一富有特色、品位和温度的住宿设施愈发受到市场青睐,一些有远识的业主瞄准四川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和不断升温的旅游业,选择口碑好、有热度的城市地段或植被好、空气清新的自然景点,投资发展品质民宿。
以都江堰的品质民宿产业发展为例,2021年春节期间,都江堰市精品民宿出租率超过85%,酒店民宿订单量排序位列全国前十,2021年一季度住宿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64%;今年“五一”假期中间3天,该区域的品质民宿更是连续满房。都江堰的数据只是全川品质民宿大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缩影,目前,四川正致力于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拥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精品民宿集群,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全国领先的旅游民宿格局,成为引领民宿新型旅游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和样板。
目光决定发展,文化决定走向。在欣喜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余,四川民宿的经营者也清楚地意识到,民宿要想留住人,就必须要有成型的企业文化,而管理和服务要跟得上,集群式、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更是必不可少。今年8月16日,四川省旅游协会民宿分会成立大会在乐山市隆重举行,这是四川省为促进民宿业提升品质所做的努力之一,为川内民宿搭建了一个相互提升的文化平台,未来将通过培训宣讲、参观考察、典型推广、管理公司引进、标准化运行等途径提升建设质量,为川内民宿在企业文化发展上给予科学指导。
剖面观察
主题文化突出 网络推广助力
“包装+口碑”打好推广组合拳
打开各大旅游平台、攻略热帖、团购网站等,点击民宿相关页面,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彩图片之中,四川民宿的美丽身影总能轻易地吸引人们的目光。“四川最美民宿都在这里”“一份长达1500公里的四川最美民宿指南”“跑到深山建了一个家,一不小心成了四川最美民宿”……引人遐想的标题配上色彩饱满、构图富有张力的图片,足以吸引浏览者滑动手指点击观看。
硬件做到位、产业上规模之后,如何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并稳稳锁定?四川民宿业利用文化这把钥匙成功解题。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第1号修改单,其中一个重大的修改,是将旅游民宿等级由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修改为丙级、乙级和甲级,旨在更好地突出民宿特色,体现出旅游管理部门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民宿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四川民宿业继续在突出主题文化这方面狠下功夫,依据自身的资源特性、优质文化、城市区位等综合要素充分进行融合式发展。作为“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生长在四川的民宿文化抓牢蜀元素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因特色鲜明、服务周到,能够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住宿体验,流量与口碑在各类排行榜中一直居高不下。
成都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一个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审美的“网红城市”,以丰富的人文历史、美食风景、街巷故事促进了旅游民宿的多元化发展,本地特色民宿大量涌现,宽窄巷子、春熙路、锦里、琴台路、三圣乡等都是特色民宿的集中地。与成都主打文化主题民宿路线一致的,还有分布在川内各条旅游线路上的民宿集群,其中有民族风格主题的,有禅文化主题的,有乡村简约主题的,还有近年来持续火热的红色文化主题的,如阿坝州黑水县昌德村立足“红色昌德”的发展定位,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成立红色昌德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红色+民宿”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民宿打造出来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则是适应市场的选择。搜索引擎推广、优化软文文案、与自媒体平台及地图软件合作、入驻线上销售平台等,各类推送加大了川内民宿的广告覆盖面,而各地适时举行丰富的网络评选活动更是将当地民宿的知名度推上了新高度。今年6月,成都市郫都区开展了寻找“安逸郫都·最美民宿女主人”活动,分为宣传发动、推荐上报、投票公示、宣传表彰四个阶段,为打响“安逸郫都”品牌、推进民宿提档升级助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指出,民宿是新兴业态,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需要探索、学习和借鉴。未来,如何在文化的引领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让情怀映照初心,让梦想照进现实,是四川民宿业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