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馨香沙澧
——河南省漯河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亮点回眸
赵阳 鲁颜召 黎松阳 蒿中刚

 

    旭日东升的清晨或华灯初上的傍晚,漫步漯河城区:整洁的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斑马线前,是一幕幕文明礼让的暖心画面……文明,已成为漯河最亮眼的底色,文明创建,已成为漯河百姓迈向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凭借亲水融绿、环境秀美的独特城市风貌,漯河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食品名城等荣誉。2020年11月,通过全市上下精心组织和勠力奋斗,漯河市以全省第二名、全国第十八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学史力行

    把稳思想之舵

    一次次深入学习和研讨,一场场人气满满、激情高昂的党史宣讲,一个个以革命先烈、时代英雄为榜样的红色资源现场教学活动,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无论在机关、企业、学校,还是在镇街、社区、乡村,党史学习教育正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沙澧大地。

    漯河市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过程,着力培育党员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漯河市委全面推行领导干部领学、党史宣讲促学、党员干部自学、红色教育悟学“四学联动”机制,创新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在全市掀起学习“四史”热潮。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交流中提升认识、升华思想,在联系实际中破解难题、改进作风,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深化创建工作的强大动力。

    创建为民

    聚焦群众利益

    漯河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原则,紧紧围绕市民反映强烈的小区改造、停车秩序、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经营秩序、村镇面貌等六大难题,集中力量“围点攻坚”,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解决了一大批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悬而未决的难题。

    “漯河市创建活动之所以获得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正确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活动提供了最高原则,也为活动成功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一语中的。

    为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漯河市精心组织开展了“三问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创建进社区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据初步统计,活动期间累计入户10万余户,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八大类1.2万余条,圆满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此外,2020年4月,漯河市在全市建成区内的各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卷调查系列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贯彻、爱国卫生月等内容为重点,共发放调查问卷4万份和口罩4万个。今年4月在全市开展了“市民最反感不文明行为”问卷调查活动,累计发放实地调查问卷1.28万份,网上调查共接收调查问卷6679份,投票选出市民最反感的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结果被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地整治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

    明确目标

    凝聚创建合力

    在创建实践中,漯河市始终坚持党建领航,党旗高高飘扬在创建一线;始终把以人为本、创建惠民作为创建工作的最终目的,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把以文化人、以文塑形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要义,处处“红马甲”、人人献爱心成为沙澧大地的最美风景;始终把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作为创建工作的坚实力量,形成了上下同心、共创共建的生动局面,汇聚起了文明创建的磅礴力量;始终把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作为创建工作的科学方法,取得了相互协调、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整体效应。

    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处谋势,实处落子,顶层设计,一线用力,市四大班子领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市文明办及各单位一把手,扎实落实,身先士卒,形成了自上而下、环环紧扣、紧密相联的“一把手”责任链条。市区两级机关、社区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创建实践中……创建是头等大事,全市干群同向发力、全员参与。

    “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漯河城市文明站上了新起点,文明创建进入了新阶段。”漯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建富说,漯河要以更实作风更高标准深化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传播文明

    提升文明素养

    “文明创建,有你有他必有我”“文明礼让,平安是福”……行走在漯河城区大街小巷,无论是在建筑工地围挡上,还是在商场、银行、行政服务大厅里,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正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

    漯河市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突出思想创建,夯实道德根基;宣传普及“崇德向善、务本图强”的漯河精神,坚定城市自信;通过深化“五大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礼仪、文明劝导行动,创新开展文明交通提质行动和“文明用餐·节俭惜福”文明餐桌行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漯河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274个,建成比率达90%以上,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10个。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了“道德银行”“孝善基金”“婆媳互夸”等十多项特色活动。

    为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漯河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着力点,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在全市开展了“践行文明条例·倡树时代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学习、遵守、践行《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浓厚氛围。

    2019年10月,漯河市在全市创新开展了啄木鸟随手拍活动,通过发动群众举报监督身边不文明行为,让文明意识淡薄者在“他律”的制约下增强公德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同时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截至目前,活动共曝光车辆乱停放以及市容环境类、公共设施类等问题1755个,整改率达93%。对整改落实效率不高或久拖不改的问题,移交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跟踪督办,情况严重者,提交市纪委监委启动追责问责程序,形成“通报、整改、督办、问责”闭环式工作机制。

    榜样力量

    引领道德建设

    为大力选树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打造“好人之城”,漯河市不断健全完善先进典型选树、褒奖、礼遇机制,坚持月评“十佳市民”“漯河好人”,季评“新时代好少年”,年评“感动人物”,让“推先进、学先进、做先进”在漯河蔚然成风。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提名奖1人,省级道德模范3人、提名奖3人,“河南好人”42人、集体3个,“漯河好人”251人。其中,2018年8月以来共有48名“漯河好人”和1个好人集体荣登“中国好人榜”,平均每月均有上榜人员,上榜人数和上榜频率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今年7月,河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漯河好人”群体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累计捐赠救灾物资14.65万余件,总价值160余万元。

    同时,漯河市大力实施青少年品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建引领

    打造红色物业

    在推进漯河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与组织部门结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党建引领“三无楼院”(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技防)治理分包工作,组织全市147个市直部门的392个党支部对392个底子薄弱的“三无楼院”进行分包,各区对另外602个现状一般的“三无楼院”进行分包,按照“一联四帮”制度(即市、县区直部门联系社区网格、小区,帮党的建设、帮规范管理、帮文明创建、帮纾难解困),在小区内着力建设三支队伍(即功能性党组织、自管会或业主委员会、志愿服务队),推动全市“三无楼院”转化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三无楼院”均实现了“有党的组织覆盖、有单位分包联系、有管理服务队伍、有人防物防技防”的“四有”目标。

    作为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的有效模式,漯河市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品牌,继源汇区老街街道办事处率先探索“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后,“红色物业”在全市各个社区全面铺开。顺河街街道办事处的105号院曾是个典型的临河棚户区,无物业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该小区硬化了路面,绘制了墙体画,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党员、志愿者义务提供服务,当好“管家”,扛起了“红色物业”旗帜。

    志愿服务

    传递向善力量

    目前漯河市累计注册志愿服务队2258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近22万人,实现了社区、场馆、服务窗口的志愿服务站全覆盖。2019年以来,漯河市向社会征集、发布、实施志愿服务项目15类389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1万余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市创建力量迅速转为防疫力量,由志愿者组成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一个网格就是一个责任主体,就是一个‘全兵种’作战单位。”陈建富说,“我们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把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年8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漯河市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志愿力量纷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做好核酸检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今年9月,沙澧河风景区因洪水漫滩导致洪水退后有大量淤泥堆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覆盖、科学调配、深度清洁”的要求,组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志愿者迅速行动、集中攻坚,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沙澧河风景区清洁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全市上下积极开展文明劝导、助弱帮困、生态环保、邻里互助等“让漯河更文明”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健全制度

    强化常态考评

    漯河市结合实际,建立实施“周例会、月考核、季讲评”创建工作机制,并每周突出不同的工作重点,提交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周交办会议督办落实,每周召开例会总结安排工作,每月对全市105家创建责任单位进行考核排序,每季度开展讲评,对任务落实不力的单位,采取考核扣分、通报批评、表态发言等方式进行惩戒。

    同时,漯河市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研究出台了《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奖惩问责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创建工作专项巡察,健全市级领导分包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工作指挥机制,建立了与市纪委监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在任务督导、工作交办、问题移交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了督导检查、媒体监督、严肃问责“三位一体”的推动机制,科学考核、模拟测评、严格奖惩的工作落实机制,以及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路长责任制“三合一”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 漯河市各级各部门、各创建处、各片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齐创建短板,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创建活动是我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是历届市委、市政府谋定后动、接续奋斗的必然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创建活动为漯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转化运用、长期坚持。”刘尚进说。

    文明创建是一项赓续前行的耐力比拼,更是一场绵延发展的幸福接力。漯河市委、市政府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前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昂首阔步,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贡献力量。

 

 

 

 

当前:B4(2021年1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