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文明的画卷,这座山水小城越来越美
——湖北省荆门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综述

 

    文明,是对一个城市的最大肯定,是一个城市最深处流动的血液。在夺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后,湖北省荆门市坚持以创促改、以创促升,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整治社会秩序、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以文明为底色的画卷,正在荆门这座山水小城越绘越美。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荆门市民体会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街道环境干净整洁、道路交通变得通畅、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城市面貌一天一个样儿。

    聚焦薄弱环节

    补齐文明创建短板

    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苏台社区郭家坪居民点有条“问题路”,是该处近20户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居民进出很不方便。2021年4月,苏台社区党总支多方协调,抢抓施工进度,一条3米宽、700米长的水泥道路顺利完工,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没想到这条路修得这么快、这么好。以前出门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现在好了,我们出门方便多了。”住在这里的一位居民高兴地说。

    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过程中,荆门市围绕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立行立改、真改实改,让群众在创建工作中得到实惠。

    2021年以来,荆门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完成了金虾路,七里铺社区八达路、江山二路等6条背街小巷的刷黑工作。严格对照主次干道实操手册和“八无十清”包保要求,逐路逐段排查整治路面破损、绿地缺失、停车无序、公益广告破损老旧等问题。推进3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修补部分“三无”小区路面7000多平方米。

    “咱们荆门搞了几年创建,车辆礼让行人已成常态,文明交通蔚然成风。”日前,在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劝导的志愿者朱华莲高兴地说。近年来,荆门持续整治交通秩序,开展摩托车交通乱象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秩序问题,对背街小巷停车位进行统一施划,按照“应划尽划”原则,进行了增划、补划,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

    开展文明养犬治理。公安、城管部门多次开展不文明养犬整治行动,劝导和制止市民遛狗不牵绳5000余人次。

    在巩固创建成果、补齐创建短板的过程中,荆门市文明城市的“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聚焦文明宣教

    文明意识入脑入心

    巩固创建成果,既要注重外修城市颜值,又要注重内塑城市气质,以内外兼修的方式,才能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

    日前,东宝区龙泉街道东宝山社区依托社区直播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入户的方式开展了普及文明创建知识、倡导做文明市民、介绍社区15分钟生活圈、介绍东宝“三馆一中心”公益性文化项目等活动。

    文明城市,市民是主体。只有市民素养的整体提高,才能实现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才能迸发生机活力。荆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市民学校,每月开展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超3000场(次)。

    将志愿服务打造成荆门市文明创建的特色和亮点。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30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546万小时。

    东宝区泉口街道沿河社区年近七旬的居民熊女士是浏河湾的老居民。作为一名志愿者,她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工作。每天出门,她都会带个垃圾袋,看到路上有烟头和垃圾,就会顺手捡起装到袋里,看到乱扔垃圾的居民,她就会上前劝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让环境更好,居民更和睦,我高兴。” 熊女士说。

    2021年以来,荆门市开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活动,以“基层团干+青年志愿者”的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100支,累计开展环境清扫、入户宣讲、扶弱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组建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志愿服务队伍、便民志愿服务队等2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

    伴随着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继完成,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荆门日报》  胡晓莉  张龙 熊飞)

当前:B2(2022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