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长的养成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家长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着力培育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利用恰当机会引导孩子认识体育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孩子充分认识,健康的身体是安身、做事的基础,体育锻炼是有益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方式,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努力增强身体素质。同时,选择一至二项当下能参与且有一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带动、指导、鼓励孩子参与其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有效调动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激情和动力。
注重培养体育运动的习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家长可从书籍、网络、孩子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等多渠道获取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适时向孩子传授,使孩子爱好体育运动,喜欢锻炼身体,养成运动习惯。运动习惯的养成既需要激发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需要家长指导、帮助孩子选择喜欢且适合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的运动方式,帮助其制订运动计划、奖惩方式等,努力使孩子把体育运动当成一种需求、一种享受、一种习惯。
切实培养体育特长。体育具有改变人的力量。培养体育特长,对于增强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家长应鼓励、指导、支持、帮助孩子积极参加竞技类体育运动,让孩子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持续增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激情和动力。有了激情和动力,体育特长就会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并实现“兴趣—习惯—特长—兴趣”的良性循环和相互促进,实现相得益彰。
持续淬炼体育精神。“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家长一方面应看重并切实增强孩子参加运动的健身功效,另一方面应兼顾并注重淬炼孩子的体育精神,启发、引导、鼓励孩子在运动中养成并增强奋斗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规则意识、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气概,练就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志气、锐气和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