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腊月,家乡鄂东乡下就有人开始打糍粑。
首先是浸米、淘米。用盆或桶盛足清净水,将糯米倒入其中,一般浸泡二十四小时左右,米要浸得不干不湿,拈粒米放在嘴里,一咬两断不发声,也不沾牙。淘米,主要是淘沙滤石,糍粑掺不得丁点沙石子,因此总是淘了又淘,洗了又洗。
蒸米用的是木甑,烧的是木柴。糯米蒸不好,糍粑就不好。因此,常常挑选村里能干人作“掌甑人”和“火把手”。灶上,烟雾缭绕,笼罩着“掌甑人”的头。“掌甑人”时时提醒“火把手”火烧大些。锅水咕咕噜噜地沸腾,甑盖四周水气叽叽作响。这时,“掌甑人”马上揭开甑盖,撮着嘴,猛吹一口气,听到甑里“轰”的一声,便说,熟好了!边说边提甑。
打年糍粑一般是三五家合伙集体作业。用的粑棍一般是红枫木和红檀木制作的,结实耐用。用的石臼,似盆如碗,须两位壮劳力才能抬得起。石臼用开水泡洗干净后,将甑中糯米倒入其中,洁白无瑕、闪闪发亮,好似一件圆柱形的冰雕。持棍打粑一般是四人。手握粑棍,侧身弯腰,两脚呈“丁”字形,一上一下,错落有致地捅向石臼。粒粒糯米,渐渐地被捣成乳浆似的浆粑。接着,四人围着石臼一转,将浆粑搅在四根棍上,用力一举,将其翻身。
打一会儿,四人又一起将浆粑举到事先准备的案板上,开始做粑。做粑人双手利落,先将浆粑趁热搓成长长的条子,接着又按成宽宽的带子,然后再做成一块块正正方方或团团圆圆的年粑。有的还在粑上印出“双喜盈门”“吉祥如意”之类的红字。白色的底,红色的字,令人赏心悦目。
糍粑香味吸引了同村人。前来看粑、吃粑、帮忙做粑的人络绎不绝,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将成品粑切成小块,搁在火钳上,放进灶里,用温火烘烤。待粑两面烤起黄黄的壳子,渐渐鼓胀得像吹起的气球,粑面渐渐笑开。这时,再从灶中端出,断开包进红糖。如此火烧糍粑香甜可口。
糍粑是村里人拜年的年礼。村里人说,拜年礼品粑为大、粑为敬,因糍粑粑预兆着年发发。大年初一,徒弟到师傅家拜年,必须带糍粑;大年初二,外孙到外婆家拜年糍粑是不可少的年礼;大年初三,新女婿到丈母家拜年烟酒鱼肉可少,但糍粑不能少带。
如今,乡下难以见到集体打糍粑的场面。有糍粑加工厂,超市里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糍粑。糍粑也以米面一样的身份走进平常百姓家。然而,往日打糍粑的场面及糍粑文化已经深深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