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着40年的集邮历史。
小时候,父亲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经常和家里通信,这也是我认识邮票和爱上邮票的原因。三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叫我尝试着自己给父亲写信。每次,她总是给我8分钱,叫我自己拿着信到邮局去寄,记得那时最通用的是8分钱一张的长城邮票,一张就可以寄到全国各地了。
那时,打长途电话既昂贵又不方便,除了家里有急事会到邮局发电报外,再没有写信以外的联系方式,一张小小的邮票承载着对远方亲友的关爱、期待和问候,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我也会把父亲和其他亲戚信件上的邮票剪下来收藏。
20世纪90年代初,同学、老师之间经常写信,我写作投稿也常常和编辑部有书信往来,这些往来信件的邮票我也一一收集起来。21世纪初,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电子邮件的快捷方便,投稿基本上告别了手写和邮寄的传统模式。但很多报社与杂志社的样刊还是要邮寄,再加上我编辑内部报纸有20多年,也经常要寄报纸出去给外地作者和相关部门,需要贴邮票,也经常收到贴有邮票的信件。可以说,这一生,邮票从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我的身边随时有邮票陪伴。
对于怎样收藏邮票,我一开始一无所知。上小学时不懂事,把邮票用胶水粘在笔记本上。后来发现这个方法不可取,又把笔记本撕下来泡在水里重新撕下邮票,这样几经折腾,一些好的邮票要么不小心撕坏了,要么品相变差了,很是可惜和无奈。
我弟弟也专门从邮局预订过几年邮票,后来他放弃了集邮,就把这些邮票给了我。我如获至宝,这些都是整套的新邮票,和我从信封上撕下来的杂票、旧票有着天壤之别。直到今日,我遇到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小型张我几乎都会收藏下来,而没有编号的普通邮票我就只收藏最新发行的,或者是我还没有的。
我的集邮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和支持,在哪里见到好邮票,妻子也会拿回来给我,女儿也受我影响,从小就对邮票感兴趣,经常会问我相关情况和知识。有一次她和她妈妈去外地去玩,回来时给我带了一个放大镜作为礼物,说是我眼睛不好,邮票上的字又太小,要有个放大镜才方便。当妻子说这个礼物是女儿自己想到要买的,我非常感动,七八岁的孩子,居然知道理解和支持父亲的爱好了。
现在,网络通讯发达,邮票得到的关注自然就少了,特别是新生的一代人,有些甚至于不知道邮票该怎么用。再加上特种邮票、纪念邮票发行量越来越大,造成邮票的热度和增值空间变得很小。至如今,集邮已不像20世纪那么受人关注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邮票不仅仅是供寄递邮件贴用的凭证,它还附带了很多的历史人文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印记。不管世事怎样变迁,我对邮票的爱始终没有改变,我从邮票认识了世界,爱上了历史,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学到了文化知识。我也在邮票这个媒介的帮助下成为了作家,交到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小小的邮票,寄托着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