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在百姓家门口升级
——成都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本报记者  李林晅

 

    社区里就有技能培训班、家门口就能听到专家的技能课程、家附近就能租到创业场地……为助力居民实现创业梦想,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四川省成都市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以乡村振兴发力、青年人才培育、困难人群帮扶为主题,在2017年建成了兴蓉社区微组织孵化中心(简称“兴蓉社区社创中心”)和兴蓉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心,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帮助困难群体实现人生价值。几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在这里实现了就业梦想,越来越多的居民收获技能,不少困难群众获得就业托底帮扶。

    “社区优质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服务让我能够全身心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自我。”2月15日,在兴蓉社区社创中心,李敏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后决定创业,多次考察后,她在2017年选择兴蓉社区社创中心成为“创业的起点”。“社区有创业基地,能为我链接资源,联系就业领域的智库专家帮助做项目梳理和指导。”李敏说,她已经在兴蓉社区工作了5年,不仅成为了兴蓉社区的社区营造师,还能发挥自身力量开展手工公益课程,为居民提供服务。

    为有效帮助辖区未就业人员,兴蓉社区还引入了从事乡村规划和营造的专业建筑师和规划师团队,在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和项目支持的同时,引导他们培育社区未就业人员成为社区规划师,建立居民VR社区规划师队伍,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而在常态化开展就业服务的同时,兴蓉社区重点关注辖区困难群体,以兴蓉社区社创中心和兴蓉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困难帮扶和就业托底帮扶。

    兴蓉社区居民孙善永告诉记者,他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工作。兴蓉社区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邀请专业老师教他学习手工织补技艺,还在社创中心为他提供了工作室——特创小站,让他为居民提供织补、编织等服务。“近年来,我和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目前我还经营着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已为300余名失业人员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兴蓉社区工作人员在调研时发现,辖区的不少全职妈妈由于没有经济来源,经常与家人产生矛盾。为此,兴蓉社区在社创中心搭建了全职妈妈手工培训基地,带动辖区全职妈妈学会手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为其带来经济收入。

    兴蓉社区党委书记贾培杰告诉记者:“5年来,兴蓉社区依托‘社创’平台效应,前后引入专业社会组织50余家,驻地社会组织6家,开展公益创投六届,成功孵化和培育文体、公益、互助等各类自组织27个,半数以上拥有自主造血功能,充分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当前:2版(2022年0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