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里,每天清晨,57岁的“羊倌”徐学良都会巡查羊舍——用铁锹匀一匀羊圈里的草料,看着羊群在标准化的高架棚羊舍里悠闲进食,之后打开自动刮粪系统,又脏又累的清理工作就交给了机器。
10年前,徐学良还和大多数养羊户一样,家里搭个简易羊圈,养十几只湖羊。如今,产业园里的每只羊耳上都戴着数字芯片,大屏上实时显示存出栏量、温度湿度等各项监控数据,科技赋能让徐学良感受到“3000只羊比十几只羊还好养”。去年年底,徐学良一家住进了三层小楼,日子越过越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在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据了解,吕山乡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不但为参与联合建设的9个村带来了每年总计9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吸收周边村民就业,还帮助周边近20户困难家庭代养各10只湖羊,每户每年可增收1.6万元。
《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浙江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68.8%,居全国首位。乡村数字化变革惠及广大农民的同时,浙江大量中小企业也加入数字化转型的阵营,正在给一线产业工人收入带来提升。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普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车床声隆隆,车间数字化改造后,员工付勇经过技术培训,负责的生产线由一条变成了两条,工作量却没有明显变化,月工资也从六七千元涨到1.2万元以上。
作为第一批体验产业大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普佑机电同等产值下企业每月电费从25万元降至20万元,利润率则从9.9%提升到12%。“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工人收入有了更大上涨空间。”普佑机电总经理黄永龙说。
目前,浙江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已达423家,累计上云企业超40万家。数据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被充分激发,给浙江企业和产业工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2年主要目标,锚定打造10项标志性成果,其中就包括了为民办事智能速办,加快构建更为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数字赋能办好民生实事。
一个小小的“幸福码”就是让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有益尝试。
家住杭州市西湖区德加社区的陈阿姨拿起手机扫描桌上的“幸福码”,一张“幸福清单”映入眼帘,清单上清楚地记录着去年一年一家人享受的救助类型、总额和每一期的具体金额。
“有了这个‘幸福码’,我们可以随时查询享受到的救助详情,不但能‘码’上申请各项救助,还可以实时了解各项救助的落实情况。”陈阿姨说。
台州玉环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主任李海斌介绍,从线下到线上,“幸福码”让助困帮困工作变得更精准、高效,实现掌上申请、救助平台实时流转、救助事项快速审批。
同时,“幸福码”上还开设“企业培训”“企业招工”模块,以技能培训、岗位招工、业务外包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提升自身生产和生活的本领与能力,增强“造血”功能。
浙江省民政厅数据显示,2021年8月推出以来,“幸福码”累计访问量达168万次。“如今,全区在册3684户困难群众均已生成‘一户一码’。今后‘幸福码’还将在更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落地应用。”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华社 商意盈 魏董华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