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五不哲学”
钱国宏(辽宁)

 

    我的老妈一直住在农村老家,今年已经91岁了,在村中虽然算不上最年长,但在整个家族中绝对算得上是老寿星了。节假日四世同堂时,我们归纳总结出了她的“五不”养生之道:

    一不闲居。老妈一辈子住在农村,没有离开过田园生活,因此她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年轻时在生产队坚持劳动,早出晚归;进入老年之后,虽然在晚辈们的劝阻下不再从事繁重的农活,但是她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勤劳本色,洗衣、做饭、养鸡、喂猪这些家务活,都没有放下过。她说,人怕闲树怕空,一旦闲下来,各种病就会找上来了,只要保持运动,那么身体这台机器就能够保持它的整体协调性。我觉得,这一点,绝对是经验之谈。

    二不记仇。老妈天生善良,从不和村人结怨,遇到烦心的事情或者委屈的事情,她也能够自行化解。生活中她从来不说别人的闲话,遇到针尖对麦芒时,能够主动退让,不和别人吵架惹气。她说:“同生死比起来,街坊邻里小来小去的事情都是小事情,让一让就过去了,吃亏是福。何况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生活中哪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她在村中有好人缘,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愿意和她交成朋友。在我们这个家族中,她是几代人共同尊重的老祖宗,在她的倡导、带动、影响下,和谐、宽容、豁达成了全族人的家风。与人为善心态好,情绪稳定少生病,不结仇也不记仇,老妈生活得很豁达,这为养生长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愁闷。在老妈看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只要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遇到难事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有些事情也就看开了、过去了。我在老妈的脸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愁容,每天总是乐乐呵呵的。她常对我们说:“愁一愁白了头。遇到事情愁是没有用的,每件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要找出解决的途径,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是不顶事的。”她每天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晚辈们遇到急难事时,都喜欢找她给拿个主意,或者由她开导一番,三言两语过后,晚辈们常常是豁然开朗,愁闷而来,轻快而去。

    四不孤守。老妈常说,人到晚年最怕孤独。平时她很少一个人猫在屋中,而是经常走出去。谁家里有了大事小情,她肯定也会积极帮忙。同时,她也乐于在家中接待乡亲们串门,家中聚集着一些不同年龄段的乡亲,和老妈一起坐在炕头上侃大山、聊家常。就是在这种广泛的接触中,她走出了孤独。她说,常跟乡亲们来往,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感到很欣慰,心理上也得到了一种满足,而且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己就不再孤独了。乐观向上,助人为乐,成了老妈的快乐之源。每次回农村老家,看到老妈和乡亲们一起坐在大门口、柳荫下聊天解闷,我们都很欣慰,更觉乡土可亲。

    五不贪嘴。老妈小时候家庭条件优渥,但自从和我父亲成婚后,她也渐渐适应了乡村生活。她的生活比较简朴,对衣食要求不高。她常对我们说:“咱家园子里种出来的蔬菜,咱家地里打出来的粮食,吃着香,比在市场上买到的用饲料喂养出来的大鱼大肉更健康!”五谷杂粮、粗茶淡饭,很少大鱼大肉,老妈的脾胃这些年来一直都很好,她从来没在饮食上得过病。她的一日三餐也非常规律,常常早餐是稀粥,午饭是米饭和两盘青菜,晚饭吃到八分饱。她常说:“晚食八分饱,健康自来找!”

    现在,老妈虽然年逾九旬,但依然身体硬朗、思维清晰,不仅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而且还远离了各种老年疾病。更为重要的是,她的生活理念和处事哲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引导着家风、村风。

 

当前:4版(2022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