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 持续推进乡村宜居宜业 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宜文

 

    近年来,陕西省宜君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塑造乡村振兴之“形”、夯实乡村振兴之“实”、激活乡风文明之“魂”为出发点,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抓实基础,做实产业,改善环境,狠抓治理,持续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打造美丽乡村

    塑造乡村振兴之“形”

    2017年,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行走其中,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行,文化墙绚丽多彩……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于眼前。休闲广场上,村民们围坐聊天,一派怡然自得的幸福景象。

    亢光明是土生土长的淌泥河村人。2019年,他看到家乡依托梯田发展旅游,变化大,前景好,决定返乡创业,当年,他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三栋小木屋发展乡村民宿,如今生意火爆。

    让亢光明选择回乡发展的,是淌泥河村越来越美丽的宜居生活环境和日益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淌泥河村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村内道路改造、建筑风貌整治、景观风貌营造、村庄“两污”收集处理等工程建设,打造出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淌泥河村的面貌只是宜君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君县紧扣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看点、整体有特色、连片成风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同样的笑容,在宜君县越来越多的农民脸上浮现。

    做优乡村产业

    充盈乡村振兴之“实”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何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赋能?宜君县牢牢牵住乡村产业升级的“牛鼻子”,持续推进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专门出台政策,引导产业集中规模、多元发展,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在焦坪村的高山冷凉菜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农户们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一片繁忙景象,呈现丰收的喜悦。

    雷塬综合服务中心宜艾种植中心厂房基地里,晒干打成捆的艾草堆积如山,艾香扑面而来,经过多道工序后,将做成不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

    宜君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如今,在宜君这块沃土上,培育成熟了以苹果、玉米、核桃、中药材四大规模化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将在未来为当地劳动力安置和群众致富闯出了一条门路,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做活乡村治理

    铸牢乡风文明之“魂”

    “邻里好、赛金宝,有分歧、莫争吵,共建家园要牢记,宽人律己最重要,你点头、我微笑……”在尧生镇南寨村村委会门口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写着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短短的100多字涉及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家庭邻里等方方面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走进南寨村,笔直的乡村小道旁是一排青瓦白墙的小平房,每座房屋前都被红花绿植装点着,一排排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仿古式路灯为村子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文化活动广场上,阿姨们伴随着音乐舞动身姿,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棋盘镇马庄村党建服务中心,小广场上干净整洁,健身器材多种多样。拾阶而上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它旁边建有藏书众多的农家书屋,可供村民学习娱乐。

    为了推动全村移风易俗,马庄村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宣传促进村民移风易俗,带头实践文明新风尚,推动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致富,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党在村民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017年,马庄村由村“两委”领导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建成了全县首个村级“多功能大厅”,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包含标准化厨房、宴会大厅并配备舞台、音响、桌椅、餐具等基本设施。通过红白理事会运作,马庄村村民无论红白事,当事人都能节省下2000至5000元的费用,真正感受到了移风易俗下极大的实惠。

    宜君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在群众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好婆媳、好夫妻、好邻里等推荐评选活动。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典型模范先进事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如今,在宜君县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不随地丢垃圾、左邻右舍互相帮助……一道道文明之光,汇聚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当前:B2(2022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