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 力倡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宿文

 

    近年来,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负担繁重等陈规陋习,安徽省宿州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研究和创新,探索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倡导了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了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促进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小民约”  带来“大转变”

    “这样的丧事要是在以前要办20多桌,现在田家只安排4桌,全部是至亲亲属”参与这次执事的潘永宝给附近村上当老执事好几年了,田家的事结束了他感慨地说:“这家大事简办,双方都有利,省心省力,还要节省开支至少1.5万元。还是响应村里的号召移风易俗办事好!”。近年来,灵璧县禅堂镇多措并举,全盘发力,多次召集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制定村红白喜事新规定,按照本庄村民前来祝贺或吊唁一律不待客,以一桶大豆油作为回礼的原则,发动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自觉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切实弘扬移风易俗新风气。

    喜事新办 简约不简单

    新春佳节,灵璧县大庙镇因庄村热闹非凡。走进因庄村小王庄王井华老太太家,老远就看到大门上贴着大红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门两侧装饰着彩色气球,堂屋正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喜庆温馨。今年是王井华老太太的80大寿,全家20多口人欢聚一堂。

    “寿礼没有大操大办,闺女给我订了个蛋糕,让自家人一起吃顿饭,恰逢春节里,就当大家一起过节团聚了,都是年轻人自己动手做的饭菜,没花多少钱。既有仪式感,又不铺张浪费,给子女们减轻了负担。”王井华老太太说。老太太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在本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若按过去的习俗,要叫上亲邻收份子钱,再摆上二十多桌,雇班喇叭,酒席开销也不小。现在喜事简办,全家人聚在一起庆祝一下,觉得既有了“里子”,也没丢“面子”。

    杨疃镇杨集村的杨胜利与张丽两人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回老家举行婚礼。双方家长采纳孩子的建议,回老家办婚礼,也是如此,一切从简。“省下来的钱可以做其他事,两家人都很满意。”在杨胜利的父亲杨广永看来,“喜事新办,简约而又不简单,已成风气,铺张浪费反而被别人小看。”

    “流动新风堂”  文明新风尚

    “打竹板,响连连,光盘行动来宣传,浪费可耻节约荣、党和政府率先行,新风尚送文明、公筷使用光盘行……”近日,在泗县泗城镇彭铺社区的一场喜宴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志愿者梁贤地,把“制止餐饮浪费,倡树文明新风”内容编成快板说唱方式,为赴宴村民献上精彩的表演。“这种宣传真是新鲜,听一遍就记得住。以前觉得菜点少了难为情,现在觉得铺张浪费才丢人。”一位村民颇有感触地说。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这场热热闹闹的喜宴是在一辆厢式货车上举办的,车厢由支架摊开,如同一个小礼堂,上面可放置9套桌椅,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车身上的“流动新风堂”标语十分醒目。

    近年来,为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泗县以推进移风易俗为关键点,针对农村红白宴创新开辟“流动新风堂”,即利用闲置的厢式货车作为群众举办红白喜宴的主要场所,制定每桌宴席300、400、500元三种标准的套餐,实现菜单标准化,让宴席菜不少、能吃好、少花销。餐饮人员办理健康证,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实现服务规范化,让事主安心、宾客放心。红白理事会还会对菜质、做工、办席的数量规模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超标违规大家都现场劝导制止。车厢外张贴“流动新风堂”标识,车厢内悬挂乡风文明宣传标牌,实现标识统一化,让新风跟着礼堂走,吹到群众家门口。

当前:3版(2022年03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