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润物育人
——走近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司万平
本报记者 李林晅

 

    人物名片>>>>

    司万平,1969年1月出生,从教30余载。当下,已经53岁的司万平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芦蒲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数十年来,司万平情系三尺讲台,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以校为家,把学生视为己出,以真情关爱温暖着每名学生,曾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司老师,好!”“司妈妈,您来啦!”……3月3日晚上9点,在芦蒲初级中学的学生宿舍里,学生们亲切地跟司万平打招呼。晚自习后巡视宿舍,与孩子们谈心,是司万平每天的“必修课”。与学生交谈时的司万平,不同于课堂上的严肃认真,她面带微笑,柔声地询问着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扎根讲台勤耕耘

    “成为老师,是偶然也是必然。”司万平说,“从小我就对课堂情有独钟,老师们也十分喜欢我,这算是我与教师这份职业结缘的开始。”

    司万平出生在阜宁县芦蒲镇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有7个孩子,她排行老三。小时候,由于父母要干农活,带司万平的担子就落在了二姐身上。“二姐每天带我去学校,她上课,我就坐在她的旁边听。”司万平回忆,后来由于家庭原因,二姐读了一阵子书后就辍学了,可司万平还是坚持去学校,踮着脚趴在教室的窗户上听课。有一次老师提问,见课堂上没人举手回答,司万平就将正确答案喊了出来,这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下课后,老师就问了我的情况,还特意去我家给我父亲说我有悟性,让我去上学,后来父亲就答应了。”司万平说。

    读初中和高中时,司万平英语成绩突出,还经常帮助英语老师批改作业。等到高中毕业后,在高中英语老师的推荐下,司万平成为了芦蒲初级中学的一名英语代课教师。第一天上课的司万平特意穿了一身红衣服,既紧张又喜悦地上完了四节英语课。

    “小丫头片子能教书吗?”“她能行吗?我们很担心啊!”角色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和家长的质疑。“既然我站在了讲台上,面对困难我就不会退缩,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才能真正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司万平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弥补自己在知识等方面的欠缺。下课后,她认真研读各类教育教学书籍,悉心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时候,为了争取让老教师能多教她一些,司万平就去帮助他们干家务、做农活。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对待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司万平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从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还自学取得了本科文凭,获得了教师高级职称资格。

    “把光明和温暖传递给每名学生”

    从参加工作起,司万平坚持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忘我地投身学习和工作。

    每一堂英语课,司万平都非常用心,总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还结合英语小故事等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作为一名老师,要认真对待每个孩子。”在司万平看来,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在课堂上,司万平会细心地观察每名学生。一次上英语课时,坐在前排的小陈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坐在凳子上扭来扭去,影响其他同学,时而趴在桌子上。“我观察了几节课后发现他每节课都是这样的状态,我就想这孩子肯定有心事,要想办法跟他谈谈。”司万平将小陈带到了办公室,柔声地夸赞道:“小陈,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随即从柜子里拿了一个苹果递给他说道:“吃吧。”本已泪眼婆娑的小陈瞬间缓和了紧张的心情,向司万平道出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缘由。一段时间后,经过司万平细心的安慰和帮助,小陈变得开朗起来,开始专心听讲,还乐于和同学聊天谈心。

    在学校,司万平除了是英语教师外,还担任了女生宿舍管理员一职,承担了英语教研教学工作、学校妇联工作。“司老师特别能干。”“司老师从来都不喊苦不喊累。”……学校老师提起司万平满是称赞。

    尽管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司万平仍然做到了尽职尽责。每天为住校生提供“叫醒”服务,每晚巡查宿舍记录学生遇到的问题;定期策划多场妇联活动;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完成多个英语教学研究课题……“虽然我只是教育繁星中的一颗小星星,但我依然想把光明和温暖传递给每名学生,因为,我真心热爱这份职业。”司万平说道。

    给留守学生“妈妈般”的爱

    芦蒲初级中学是芦蒲镇唯一的中学,在校生基本都是留守学生。多年来,司万平为留守学生献出了“妈妈般”的爱。

    司万平有个习惯,每到新生入学,她都会认真翻看每名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以便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给予对应的帮助。“许多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在外务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经济状况不好。此外,大多数留守学生缺少父母陪伴,性格内向,需要更多的关心。”司万平还经常与留守学生聊天,深入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等,然后记录在学生档案中。“如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身体不适等问题,可以通过他们的档案推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司万平告诉记者。

    七年前,留守学生小王半夜突发阑尾炎。司万平得知消息后,通知了小王在外务工的父母。因为已是深夜,司万平不忍心叫醒其他同事,就一个人背着小王去了医院。小王在医院治疗期间,司万平每日为她送饭并悉心照料,直至其痊愈出院。四年前,小施入学后不愿与同学交流,经常偷偷掉眼泪,这引起了司万平的注意。原来,小施的爷爷奶奶患病多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早已离家出走。家庭的破碎造成了小施敏感自卑的性格。为了尽己所能帮助小施,司万平常常找小施谈心,还为小施家送生活用品等……30多年来,司万平用无私大爱点燃了多名留守学生的梦想,学生们都亲切地喊她“司妈妈”。在司万平的影响下,不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选择延续司万平的爱,资助贫困学生。

    当下,司万平已是芦蒲初级中学的副校长,她比以前更忙碌了,她说:“虽然我快到了退休年龄,但还没考虑过退休的事情。就算以后退休了,我也要继续发挥余热,帮助更多的学生,并带动身边人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前:A1(2022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