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两会代表委员的文化声音——
把脉时代走向 振兴传统精髓

 

    站在新的重要历史节点,把脉时代走向,振兴传统精髓,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寻求更持久的发展动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发表了建议与看法。本期,本版编辑梳理了一些两会代表的分析、研判与建议,向广大读者呈现来自两会代表委员的文化声音。

    传承乡土文化

    强化乡村振兴夯实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世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认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王能干认为,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不少地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把农田打造成了公园,让农舍变成了民宿,通过直播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人。王能干认为,广大农村群众要提升素质,不仅要会种田,还要了解农耕文化。“新时代文明创建,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王能干代表建议,相关科研院所可以设立农耕文化研究机构,收集、发掘、研究、传播农耕文化;在学生课本里多加入有关农耕文化知识的介绍;各级文化场馆设立农耕文化专区;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成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此,我要特别建议家庭重视农耕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感知中国农耕文化的魅力。”王能干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也同样非常重视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举措中,重塑耕读文化、重构村落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回归是非常关键的。

    今年全国两会,周善红带来了《关于重塑耕读文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建议》等建议,他指出,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渠道扶持和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建立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机制,在各方面将农村作为与城市同等重要的有机整体,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各种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关系。

    具体来看,中央或地方政府可考虑设立相关奖项,给予返乡创业的杰出人才适度的表彰和相应的个人荣誉,激励和吸引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在外乡贤和离退休人员返乡创业兴业和居住,全面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当前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周善红看来,这正是培养传承耕读文化的契机。耕读文化积极影响了中国农学、科学、哲学、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髓,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重构布局是大势所趋。对此,周善红表示,在村落没有规划调整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和农民特征,统筹规划和建设高质量的中心村。他建议,本着节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的前提,对农地实施连片开发和整治,通过多种产权手段,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逐渐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振兴戏曲文化

    注重人才培养保障传承发展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莎提交了《抓好人才培养 推动戏曲振兴》的提案,“人才稀缺匮乏已成为困扰戏曲传承的难题、制约戏曲发展的瓶颈。健全戏曲人才培养体系、抓好戏曲人才梯队建设已经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她表达了对戏曲人才流失和断层的担忧。

    刘莉沙委员建议,一方面注重以演代训,多给戏曲后备人才提供展现才艺的平台、创造挑大梁机会,鼓励青年演员参加各种戏曲展演,防止“功夫荒废”;另一方面建立配套的激励政策,即优秀戏曲人才保送入学政策、减免学费政策、就业保障政策和优先聘用政策等,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少年英才报考戏曲院校,招聘能够独当一面的戏曲人才走上戏曲工作岗位。

    “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议通过设专项教学经费、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让老师能专注教学。”刘莉沙委员建议,各级文化部门将戏曲人才培养作为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工作,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引进及保护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建立让戏曲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的政策扶持体系。

    作为一名资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杨俊今年也带来了《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促进湖北地方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他认为,“传统文化不应一味深藏不露、矜持内敛,而是要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越来越亲民的路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杨俊指出,和其他艺术不同,戏曲是现场艺术,这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戏曲人必须拿出精品力作才能吸引观众,让人们走进剧场戏院。然而,令杨俊担忧的是,全国戏曲行业演职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经过长期科班学习的戏曲年轻人毕业后改行的现象十分普遍。

    杨俊认为,要真正让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和“火起来”,就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文化工作者坚持不懈地传承、创新和推动。可以说,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人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深有同感。张辉建议,要加大对文艺院团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地方戏曲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表演艺术院团到村镇、社区、学校等开展惠民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用心、用情做好舞台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杨俊说。

    弘扬中医药文化

    加快高质发展增进文化认同

    “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优良品种及优质种子种苗是基础,优质中药材是关键。”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是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一直关心的问题。

    马忠明在陇西、渭源、岷县、宕昌等地调研走访中发现,中药材品种选育基础薄弱、品种混杂、繁育技术落后、种子加工技术研发滞后等问题严重阻碍当地乃至我国中药材的发展。

    “我的提案从走访调研中来,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马忠明说。

    去年全国两会,马忠明就支持甘肃加快建设种业强省、推动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要加强基础支撑与保障平台建设,支持推进制种和繁种基地建设,加强种业监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等。

    “去年提交的《关于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的提案被纳入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马忠明说。

    今年两会,马忠明将继续关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为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马忠明建议:将种质资源库、基源库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支持,加快中药材种子资源保存、评价和利用;建立完善科研和技术体系,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协同攻关,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研发;加大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建立中药材现代种子种苗产业园,解决种子种苗混杂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制定种子种苗管理条例或办法,建设种子种苗标准化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和管理体系。

    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执行主席李惠森则提交了《关于以中医药为依托 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建议》的提案。

    如今中医药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世界再次认识了中医药价值,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及“国家品牌”。

    “中医药海外发展是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李惠森认为由政府主导,根据各国各地区卫生政策、法律法规、文化差异与医疗卫生实际状况,同时整合海外相关中医药机构资源(包括:学术、医疗、企业、媒体等),摸家底、建平台、促合作、策传播,制定更加积极、有效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及文化传播策略,以加速及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同。

    李惠森表示,以中医药为载体,开展以此为核心的医疗合作、救助以及医药研发,彰显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将有利于世界各国建立和加强互通互联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有效变革,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李惠森建议着力促进中医药产业海外发展,鼓励、支持中医药及中药类保健食品出口,推动中医药人才及企业“走出去”,同时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引导及助力华商在海外发展中医药产业;着重加强政策法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辅导,帮助中医药企业适应国际化市场,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品牌。同时,他建议充分利用中医药跨国企业的文化传播优势,借用各类载体讲好中医药故事,将中医药文化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提高国外民众的中医药产品认同。并通过尊重多元文化,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各国本土文化融合方式,增进中医药文化的民心认同。

    “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迭代升级,新媒体技术逐渐打破传统局限,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变革力量。”李惠森建议中医药文化传播可更多利用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打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快速融入社交媒体时代。(本报编辑综合)

 

当前:A3(2022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