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浇筑“地面采煤梦”
——记第一批煤矿智能化专家符大利
李小艳

 

    “去年年初开始,矿上组建11个专班,合计22个项目。今年5月,我们还要建成国际一流的智能化选煤厂。”符大利言语中流露的自信让人怎么也联想不到,这位煤矿智能化专家曾经是个差点当“逃兵”的门外汉。

    2002年,符大利听从在煤矿当工人的父亲的建议,来到陕西陕煤集团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工作,被分配到一号煤矿综采队当起一名电工。

    上班第三天,符大利就打起退堂鼓。从井口到井下工作面一个来回步行15公里,负重25公斤的配件和工具,身材瘦小的符大利感到很吃力,趁着巷道漆黑,没人看见,他一边走一边偷偷抹眼泪。

    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事,一句话点醒了想要放弃的符大利:“你想明天不受累,今天必须吃苦受累!你不想机械性地干苦力活,必须学好技术!”

    骨子里不服输的符大利下定决心钻研技术。他有幸师从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军明,师傅的严苛让符大利养成了严谨、细致、高标准作业的习惯。加上自身的勤学苦练,几年下来,符大利便能独当一面了。

    2007年5月,一号煤矿首次在综采工作面运输机使用了德国福伊特软启动装置,因“水土不服”,设备运行三个月便出现超温等故障。符大利把家安到矿上,两个月没回过家,每天守在现场观察琢磨、查阅资料、动手改造。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反复试验,成功使设备连续无故障运行九个月,在行业内引起不小震动,就连德国的厂商都翘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从小在矿区长大的符大利,亲眼目睹过井下事故,他想做的不仅是让设备无故障运行,而是让采煤更安全,矿工更体面。

    2014年初,符大利等来了这样的机会。黄陵矿业在一号煤矿1001工作面开展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技术装备工业试验,符大利被委以重任,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牵头完成任务。

    设备安装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最忙的时候,他连续下了43个井。井下巷道风大,患有面瘫的符大利见不得风,便把中药、西药全部装在兜里,感到不舒服时就立马吃药。历时4个月,符大利带领技术人员反反复复进行了20多次试验,先后完成11项技术改造。其中,符大利个人有8项专利应用到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上,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4年4月2日,在一号煤矿调度指挥中心,两名西装革履的矿工走到操控台前,娴熟地通过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操控按钮,启动了井下综采工作面各个生产设备,顺利实现了远程控制煤机采煤和综采支架的推架移溜作业。几代煤矿人梦想的井下“无人化”智能开采在一号煤矿实现了。

    2015年8月,符大利再次带领技术人员建成全国首个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至此,一号煤矿形成了较薄、中厚煤层、一井两面智能化开采煤炭生产新格局。2016年7月,第二个中厚煤层621智能化工作面开始进入安装、调试、试运行,符大利带领技术人员仅用7天时间完成调试任务,创造了我国智能化无人开采系统调试新纪录。

    “有幸遇到好师傅,遇到好平台,遇到好机遇。”符大利把成绩归功于企业和他人。2017年,符大利被评为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成为陕西省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人。不久前,符大利入选国家第一批煤矿智能化专家名单。

 

当前:A4(2022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