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观察
让残疾人等群体生活更便利

 

    无障碍环境指的是一个既可通行无阻而又易于接近的理想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获得公共服务的无障碍。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适用人群不仅仅是残疾人,更包括老年人、孕妇、儿童等有需求的广大人群。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期我们从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做法成效、法治保障方面来看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现状。

    推进  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

    在国家游泳中心,看台无障碍座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了一倍,最佳观赛座席留给残障人群;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轿椅式缆车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使用;在北京冬残奥村,所有入口使用平坡入口,一条人行暖廊道路南北贯通;在张家口冬残奥村,下沉广场设计建设了符合坡度要求的多折木质坡道,方便残疾人通行……一个个细致入微的设计安排,充分彰显出东道主的人文关怀。而这背后,还有北京冬残奥会举办城市在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上所做的更多努力。

    2019年11月,北京市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周边、四环路以内地区、城市副中心3个区域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等4个重点领域的17项重点任务进行整改。截至2021年底,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改变也在发生。近年来,张家口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截至2022年1月,共改造盲道358.58千米,缘石坡道4422处,无障碍卫生间680个,设置无障碍电梯、升降平台101处,无障碍停车位805个,公共场馆无障碍座席148个,接待和服务区域低位设施176处,宾馆、酒店无障碍客房83间,无障碍公共服务网站38个,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工作生活。

    正在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不仅是世界残疾人的体育盛会,也推动了举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的大幅提升。而在其他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将加大力度持续推进。

    广东省广州市大力推动建设全方位无障碍城市,2021年,全市新建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全市新建道路、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有54个政府网站完成适配改造,均实现无障碍浏览,完成全市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714人,比计划7270人增加1444人,总体完成率达119.86%,使用满意度达100%。

    为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难问题,今年,福建省将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落实,其中省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省级资金重点用于打造250个示范样板项目和10个无障碍示范区,涉及城市主干道、城市公园广场、公共交通场站和重要公共建筑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重点区域。

    湖南省印发《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力争到2025年,让“消除障碍、融合共享”理念成为全民共识,实现无障碍设施覆盖率显著扩大,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公共服务的环境更舒适、更便利。

    “十四五”期间,宁夏自治区将从无障碍公共环境、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信息无障碍建设三个方面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步伐。

    ……

    2021年8月发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中介绍,截至2020年,1753个市、县开展无障碍建设,全国累计创建469个无障碍市县村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2016年至2020年,全国共有65万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得到了无障碍改造。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缩影,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关乎一个社会的温度。随着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安全、便利的无障碍环境。

    保障  加强无障碍环境法治建设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颁布实施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作出了相应规定,标志着上海无障碍设施建设进入正式轨道。2003年,上海于全国之先制定发布了《上海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上海无障碍设施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快车道。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行,推动上海无障碍建设从单一的设施建设向全方位的环境建设转变。此后,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始向信息交流、公务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延伸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海2003年版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亟需修改完善。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基础上,增加了无障碍信息交流、社区服务等内容。因此,2020年,《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被列入市政府规章立法计划正式项目,这之后多部门配合开展起草工作,共归集各类意见354条,在完成了相应的法定程序后,最终形成了办法草案,于2021年2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定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与2003年版管理办法相比,新版办法增加6个章节35个条文,修改16个条文,除了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维护要求,促进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完善无障碍社会服务之外,还加强了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新版办法内容涵盖更广,社会意义更深。

    从上海逐步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的进程上可以看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除了上海以外,2021年,我国多个大型城市制定或修订了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

    《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建立“群众提需、专班推动、条牵块做、网格管护、社会评价”的社会治理模式,无障碍环境规范化、精细化、社会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新修订的《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就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年3月1日,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这些规范的发布实施为各地各部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残疾人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核心,以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实施办法和相关国家标准为重要内容,以具体领域的专门规定为补充的无障碍法律规范体系。截至2022年2月,有10部法律、4部行政法规、14部部委规章、34部现行生效的国家标准直接规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内容。

    我国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短板依然明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老旧设施改造、依法管理维护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通用设计规范标准实施、产品技术研发应用、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居家环境改造等诸多问题仍需加大力度解决。” 参加2022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张丽莉表示,现有法律中关于无障碍的相关规定缺乏有效衔接,关于无障碍的规定呈零散、碎片化状态,不系统,一些重要法律还未规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不能适应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张丽莉建议,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加快工作进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地方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经验,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22年03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