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爽”与“甜”
别让微短剧离生活越来越远
黄钟军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视听方式不断翻新,几分钟一集的微短剧已经成为诸多视频平台的“流量新贵”。海量网络内容“城头变幻”,微短剧为何会“颇得恩宠”?“加速社会”中的网络产品将快、短、新奉为圭臬,应如何看待微短剧在个体与网络间构建的新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微短剧的出现和流行,是现代社会加速的缩影,微短剧“短、平、快”等属性,恰好契合“缩时社会”网络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成了“数字咸菜”。

    如何理解微短剧这盘“数字咸菜”呢?首先是“时间短”。微短剧一般单集只有一两分钟,体小量轻、情节简单、内容紧凑,适合手机用户利用通勤、吃饭等碎片化时间观看。被各种传播媒介全面、深入参与的时间,是碎片化、原子化的点状时间:一部30集的微短剧,时长还不及一场电影。吃个饭可以刷上好几集,一晚上可以看完一整部。

    其次是“内容爽”。看微短剧之所以容易“上头”,在于讲故事酣畅淋漓、令人欲罢不能。微短剧要在最短时间内码出视听“下饭菜”,就得不断调入“作料”,力求戳中观众“味蕾”。因此,其剧情少有铺垫、酝酿,情节反转突然、“爽点”密集,感觉每一集都是叙事高潮,而且结尾还不忘把“钩子”(悬念)挂紧,吸引观众继续刷。

    再是“故事又土又甜”。微短剧广泛覆盖古装、青春、偶像、励志、职场、悬疑、女性、奇幻、二次元等类型,但在人物故事模式上,这些题材其实可以归为“霸总”“逆袭”“重生”几种。它们大多制作简陋、土味浓烈,人们看剧时并未抱着仰视艺术的朝圣心态,反而感到优越、轻松。无须费脑又让情绪找到出口的微短剧咸中带甜、令人回味无穷。

    众所周知,咸菜比较下饭但不宜多吃,否则会成为健康负担。“数字咸菜”也是如此,它会让观众对微短剧的“口味依赖”居高不下,也让生产者敢于“下料”,结果妨碍微短剧真正成为“用较专业的手法摄制的系列网络原创视听节目”。

    必须警觉的是,微短剧作为“数字咸菜”,在某种意义上是新媒体产业为用户营造的一系列加入了太多“工业糖精”的饕餮幻境。观众在其中可以短暂地逃离日常生活,获得片刻的自我放逐,满足超越现实的美梦。微短剧在人物设计、剧情发展和视听元素上,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它利用这种模式化的内容结构,在人们的日程中炮制出“空闲时间被我充分利用”的“高效”错觉。殊不知,人们经由一种时间使用的压缩导致了某种心灵空间的压缩。流程化、单一化的微短剧,简化了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压缩了人们丰富的体验和大胆的想象。它坦言人类普遍的被爱或被认可的情感需要,却纵容人们沉溺于简单粗暴的即时满足。

    “数字咸菜”能否代替“文化主餐”,成为一种有效而稳妥的“饱腹”方式?我们是否有能力对这种代偿性选择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更好的“菜单”?必须认识到,“数字咸菜”有着难以避免的有害物质。微短剧的“微”也好“短”也好,都不能成为剧情破碎、缺乏逻辑的说辞,也不能成为思维浅薄、内涵逼仄的借口。我们不能就着既省事又开胃的“数字咸菜”先吃饱,更有营养的视听娱乐则有空再说。必须将艺术的建设性、创造性价值纳入制作标准,追求文艺的审美品位和思想价值。

    一味“爽”与“甜”,表明微短剧这种文艺形态对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是缺乏审视和体察的。微短剧的主人公并不是真实生活着的人,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人。从某个角度来看,微短剧只是将资本化的社会关系置换成“平行社区关系”,以“爽点”“甜宠”装饰现实的麻痹,迷恋一劳永逸,回避理想实践。

    现阶段的微短剧创作,题材上要真正多元,质量上要切实提高,既要尊重网络传播规律,也要遵循视听艺术创作规律,既要落实平台责任法规、坚决打击低俗劣质内容、努力净化内容产业生态,也要发挥专业力量和媒介资源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要弘扬主旋律,展示昂扬向上的发展主线,反映光明进步的社会本质;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人好事,引导社会向善;要激浊扬清,传递正确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网络时代“数字菜单”,培育广大受众更为丰富的“文化味觉”。

 

当前:A4(2022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