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扎根到人们的心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为戏曲院团注入活力”“鼓励戏曲进校园,让更多孩子感受戏曲魅力”“ 借力‘云端’工程,为繁荣戏曲艺术搭建平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热议话题,显示出社会各界关注、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决心,也折射出中国戏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发生的蜕变。
机遇总与挑战并存。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文化艺术到社会日常,无论在任何时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中国戏曲的精粹之光总是时时闪现,这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永葆生机的生命密码,也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一路走来,中国戏曲站在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石上,用心、用情做好舞台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从藏于深巷到走上屏幕】
起源于原始歌舞的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戏曲最为基本的特质:因为若不与时代受众良性互动,便无法争取长足发展的空间;若不能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得到审美认同,便只能藏于深巷无人知晓;若缺乏紧扣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便可能在单调的复制流传中逐渐被历史遗忘。
源自民间的艺术,离不开民间的滋养。然而,中国戏曲尤其是部分戏种也曾不同程度地面临藏于深巷的困境——专业演员日益稀缺、经典剧目濒临失传、经营组织管理不善、受众群体难以突破等,这些问题甚至让一些地方特有的传统戏曲岌岌可危,表演者和欣赏者皆垂垂老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戏种经过变革与突破,开始一步步从广场戏台进入现代剧场,一些经典剧目陆续被搬上了屏幕。进入21世纪,保护戏曲文化的呼声更高、行动更有力。2001年7月,以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戏曲艺术为主的电视频道——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开播。2004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文要求“省级电视台要创造条件,尽快开办地方戏曲栏目”,推动各地戏曲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发展并有所创新。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山西卫视的《走进大戏台》等电视戏曲节目做出了口碑、打响了品牌,为古老的戏剧文化争取更多受众拓宽了渠道,东方卫视推出的《非常有戏》栏目更是戏曲走上屏幕绽放光彩的典型代表,以邀请明星跨界表演的新形式,有力改变了传统戏曲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况,并突破了受众的年龄壁垒,以一种新的姿态向追逐时尚的年轻群体释放魅力。
为提高收视率,电视戏曲节目在编排上也不断“随行就市”,比如:为提高观众对戏曲慢节奏的接受度,通过连续剧的形式展现剧目内容,拉紧表演的节奏,去掉拖沓的部分,保留戏曲的核心元素、精彩的唱腔和表演;为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领略到戏曲的文化精粹,剪辑制作经典片段集锦,展现多个剧种数位名家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在现代视觉环境里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各类戏曲晚会的创设更是戏曲节目发力出新的一大亮点,展现出已经站起来、逐渐富起来、开始强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风貌。
吸收、融合、酝酿、破题,中国戏曲在走上屏幕后寻求着更多可能性。近年来戏曲动画的制作,以及戏曲艺术的“音配像”、“像音像”、数字电影工程的不断兴起,更是让人们看到了戏曲发展新格局。
【从小众情怀到大众青睐】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鲁迅在《社戏》中对传统戏曲有着惟妙惟肖的描述。过去,看戏曾是一项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在社会交往、商业贸易、文化传播、民俗传承等多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观看戏剧表演逐渐成为了一种小众情怀,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化记忆。
每一种情怀都值得留下身影。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专业博物馆绝对是收藏与展示中国戏曲文化的不二选择。位于浙江嵊州城关鹿胎山下的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专业戏剧博物馆,于1990年10月开放。在中华大地上,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中国评剧博物馆、上海戏剧博物馆、开封豫剧博物馆、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各地各类专业戏种博物馆次第建立,星罗棋布,如星光点点,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闪烁着光芒。
繁星满天,熠熠生辉。2021年6月,江苏淮剧博物馆成立十周年之际,一场长三角戏曲博物馆交流专场演出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在江苏淮剧博物馆联袂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婺剧艺术研究院、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梅兰芳纪念馆、南京越剧博物馆、锡剧博物馆、扬州戏曲博物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推出的这场文化盛宴上,名家名角云集,优秀剧目荟萃,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婺剧、锡剧、淮海戏、扬剧、淮剧九大剧种轮番登场,充分展现了戏曲文化魅力,深深震撼了观众。
只是展示与表演,还不足以将中国戏曲从小众情怀的境况中推出来,走向更多人的面前。以博物馆为阵地,以文旅产业为载体,中国戏曲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实现了文化与产品的有机结合,也使得文化具备了功能性,更广泛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提升群众审美情趣和推动传统艺术传承方面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以开拓创新为依托,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弘扬文化为目的,如今,有着戏曲文化印记的文创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屡屡点燃惊喜,《牡丹亭》主题手机壳、《桃花扇》主题彩色墨水、桃园三结义脸谱主题紫砂杯……从家居、文具到服饰、餐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觅得中国戏曲文化的身影。如今,走在不少城市的街头,带有浓郁戏剧元素风格的霸王茶姬茶饮店招牌前,总能看到排队的人群,其将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茶艺与戏剧糅合、传承、创新,助力国风潮,成为茶饮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带有中国戏剧文化烙印的出海品牌。
【从科技赋能到姿态亲民】
一种文化倘若只能依靠固定的形式来流传,那么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慢慢消逝可能是其最终归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戏曲的创作和传播形式也发生了顺应时代需求的变化。近些年来,中国戏曲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方面不乏收获,现代科技运用于戏曲舞台时空的构建已成常态,更有一些精彩的运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运用灯光来切割舞台时空,或营造戏剧情绪和氛围,甚至像黄梅戏《徽州女人》中仅用灯光来构成街巷的虚拟空间;甬剧《典妻》中用人工喷雾技术构建江南水乡晨曦的视觉印象,也用光束的运动来制造角色行进中的幻觉;京剧《狸猫换太子》中运用联合技术攻关的成果来逼真再现大火燃烧的场景,舞台音响的运用则已经大大超越了扩音的功能,甚至以虚拟音响来获取全新的听觉效果;淮剧《金龙与蜉游》更是把现代舞台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的程度提高到了似有“舞台艺术总谱”、协调全息表达的水平……杰出的传统艺术与新锐的科技形态神奇碰撞,让中国戏曲从厚重的历史中款款走来,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前景。
“这种舞台真的太有魅力了” “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的绝了啊”“完全是人间仙境”……2021年的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尚未播完,社交平台上已是一片赞叹。不仅戏迷们大喊“过瘾”,“路人”网友们也纷纷被“圈粉”。落幕数日后,这场戏曲艺术盛会掀起的新一轮国风潮还在涌动,晚会上使用的创新技术手段以及酷炫的创意舞台,成为广大网友持续讨论的焦点话题。
怎样让传统戏曲走近观众,尤其是让年轻一代“破防”,始终是当代戏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课题。突破时间,穿越空间,用全新方式呈现传统戏曲,2021年江苏中秋戏曲晚会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传承创新中流动,在“去舞美化”设计和“自由视角”定格捕捉的新技术加持下,每一幅画面都令人惊艳。“科技+”的手法放大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和美感,正如晚会导演组所说的:“希望能够通过电视晚会的呈现来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戏曲。”
具有悠久历史、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的中国戏曲,只有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传播模式来承载,才会更有生命力。为此,戏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借助科技手段创新传播途径,以更开放、亲民的姿态,唤起人们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戏曲文化的热情,为推动民族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在今年3月3日正式开班的第三期上海市中小学文化艺术名师工作室课堂上,学员们直呼“过瘾”。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佩红,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艺术导赏互动课程,课上,她时不时地穿插演绎《穆桂英挂帅》经典唱段,让台下学员们感慨“意犹未尽”。
李佩红戏曲艺术工作室在中小学校园推广和普及戏曲艺术教育已连续开展了两年。工作室以“线上+线下、实践+拓展”的综合模式为学员们提供多维度戏曲学习平台,并跨越式创新了戏曲普及教育理念。如,率先尝试了将戏曲内容与XR技术结合,在活动中注入了“校园戏曲XR教室”和“校园戏曲数字课程”等课件,让传统艺术与科技在碰撞中摩擦出火花。李佩红表示,“今年,工作室还将继续努力探索,研发数字技术戏曲赋能教材动漫VR,让孩子们在好玩中玩出极致,让接触到戏曲、感受到传统文化国粹魅力的学生知道,原来自己不是不喜欢戏曲,只是还没有喜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