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基层治理
文宣

 

    近年来,四川省兴文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聚焦实践阵地建设、服务队伍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着力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兴文路径”,助推基层治理。

    ◆ 聚焦实践阵地建设

    绘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布局图”

    兴文县整合阵地资源。以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统筹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社区综合文化站、健身场地、妇儿之家、理论宣讲基地、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基地等阵地进行联合打造,统筹提供宣讲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和体育服务,构筑起15分钟文明实践活动圈。

    建好线下阵地。按照“中心—所—站—基地”体系架构要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12+178+Y”模式(即1个兴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乡镇文明实践所;17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Y”是文明实践基地,依托红色资源、旅游景点、科普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投入230万元高标准打造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五有”标准建设乡镇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依托红色资源、旅游景点、科普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方特色资源打造文明实践基地。

    用好线上阵地。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的优势资源,在“最美兴文”APP开设文明实践综合服务系统,为全县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项目、群众需求提供宣传展示、互动交流、供需匹配,拓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精度。打通电视、电脑、手机、户外LED屏、应急广播“四屏一声”终端,对“两会一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等文明实践活动进行线上直播。2021年,兴文县苗汉双语《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快闪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10万,视频转载点击量近100万。

    ◆ 聚焦统筹队伍建设

    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谱系图”

    兴文县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任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的领导架构,设立兴文县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心,核定编制、落实专人,负责全县文明实践规划、统筹、协调等工作。定期组织全县文明实践所、站负责人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会、观摩会,提升文明实践管理队伍能力水平,2021年培训780人次。

    壮大志愿队伍。整合资源力量,做强做大志愿服务“朋友圈”。纵向建立“县总队、乡大队、村队”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横向调动各类行政和事业单位力量,配置“10+N”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通过“中国志愿服务网”和“最美兴文”APP、“文明实践”小程序规范志愿者注册流程。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级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56个,注册志愿者近70000人。

    统筹调度资源。在全县推行党组织主要领导负责制的“一把手工程”,统筹调度全县721个基层党组织、14177名党员志愿者,依托“三联三同”“双创一网”“社区双报到”等已经建立的活动载体,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党员志愿者组建县委宣讲团分团12个,开展各类集中宣讲和基层宣讲5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近10万人次。

    ◆ 聚焦服务质量提升

    共绘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图”

    兴文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文明城市创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频开展,一体推进,广泛发动机关单位、企事业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

    贴近群众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版”。作为四川省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兴文县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坚持把民族融合、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个重点,借助苗族语言、歌曲、舞蹈、乐器等载体,在“学雷锋日”、基层理论政策宣讲活动、一月一文明实践集中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等文明实践活动中,将苗族特色融入科学理论、疫情防控、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交通、道德建设、家风家训建设等内容。

    塑造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着眼群众所需所盼,倾心打造“我教妈妈拍抖音”“兰姐帮帮帮”“我和村小有个约定”“七彩志愿”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爱暖空巢”等5个项目获评宜宾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南门桥社区等5个社区(村)被评为宜宾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陈国辅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3人入选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涌现出县级以上优秀志愿者387名。通过不断创新,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兴文县让文明实践工作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有温度。

 

当前:3版(2022年03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