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各村的村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总会用书包带书下乡,让散居各地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借到村委会的图书。当地人将这种借阅形式称为“流动书包”。今年是青龙街道“流动书包”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第11个年头,也是“流动书包”引领青龙街道志愿服务的第11年。
赵家庄村委会副主任赵建光就是“流动书包”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这一天,他要给村里的养殖大户杨振荣送去养殖技术“干货”书籍。赵建光将书籍整理好,放进他看似有些年头的“流动书包”,就朝杨振荣家走去。
这是今年的“流动书包”再出发活动启动后,赵建光开展的志愿服务之一。
杨振荣看到赵建光来,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用身前的围裙擦了擦手,才接过赵建光送过来的书。
“这些书籍能够让我的养殖更加科学合理,提升我的养殖技术,从而增加我的收入。”杨振荣高兴地说。
同行的“流动书包”项目负责人李桂萍还给杨振荣家里的老人送去了党史学习教育有声读物。这是“流动书包”的“创新书单”,只要用手机扫描读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聆听党史故事。
“有声读物让年纪大看不清字的读者也可以读书,让识字少的村民也可以读书。”李桂萍说。
“流动书包”志愿服务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给群众带去了新知识和新观念。有声读物更是拓宽了服务范围,丰富了村民读书的方式。“流动书包”志愿服务队还组织农科人员到田间地头讲解农事相关书籍,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青龙街道依托乡愁书院、乡愁图书馆及村(社区)农家书屋,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协议,丰富图书种类和储备,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村民需要什么书,我们就送什么书。”赵建光说。
志愿服务队始终坚持“订单式”服务,为村民的点单及时“送餐”,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补充“精神食粮”。不管是在深山的防火卡点还是在繁忙的稻田果园,村民心仪的书都会如约送达。
“今年他们已经第二次给我送书了,我在这里值守的空闲,就可以翻看翻看,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书。”在森林防火卡点值守的护林员李彩妹高兴地说。
“流动书包”起源于青龙街道赵家庄村。早在2008年,村里就建起了农家书屋,但由于村民们居住分散、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也不习惯来村委会农家书屋读书,很多图书大多时候都处于闲置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村委会班子成员和为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就带上公章、政策文件和村民喜爱的图书走到田间地头,在为村民提供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社保办理等服务的同时将图书杂志送到群众手中,农家书屋的图书也真正“走”了出来,“死书”变成了“活书”,“眠书”变成了“醒书”。
据介绍,活动自开展以来共送书1440余人次,送出政策类、科技类、生活类、文学类、少儿类等书籍达15万册(次),11.3万余人次受益。
今年的“流动书包”再出发活动启动后,青龙街道在“流动书包”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新成立啄木鸟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有事找我”志愿服务队、青龙故事宣讲志愿服务队、暖心关怀留守老人志愿服务队等辖区志愿服务队工作水平,形成了“志愿服务群”深入精细开展志愿服务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