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山水逍遥游


    

    徐志摩说:“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趁着春光正好,让我们走出去,去看山,去望水,去品读大自然这一部伟大的书。

    安吉竹海得清静

    徐玉向

    在繁华的城市里生活久了,总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放松一下,哪怕只是片刻。这个地方,先须游人不多,景色一定自然。一位热心的朋友立即推荐了一个去处。

    朋友说,中国毛竹看浙江,浙江毛竹看安吉。我当时听了颇不以为然,总以为他是安吉人的缘故。我也去过不少地方是有竹子的,不说那井冈山,永川那个拍了《十面埋伏》的所在,就已令人游而忘返了。安吉竹海又能有什么特别呢?!

    但我还是搭朋友的便车来到了安吉五鹤村。一下车,就被壮观的漫山大毛竹所震撼。身心所处,一片清幽,遂与喧嚣作别。

    赏名泉,穿苗寨,过长廊,凭山寻径,逐阶攀登,终立在一处宽敞所在。极目四望,万亩竹海尽收眼底。绿竹成片,碧波茫茫。清风拂过,竹子随风摇曳,竹连山,山连竹,苍翠间层层叠叠,幽远深沉而又不失雄浑壮阔,好一幅绝美竹画长卷。向深处走去,一缕缕钻进来的阳光,竟只是光亮,失了温热。

    此刻,唯有闭目才能真实地感觉到什么是静。深深一吸,周身舒畅,轻轻一呼,绿野相应。一时,耳边传来沙沙之声,似竹动,似虫鸣,似风吹,似水流……一派生机。

    有人说此处是“三净之地”,有人说此处是天然氧吧,也有人说此处是都市后花园,我说,此间竹海是万千清幽世界。

    自古文人爱竹。东坡居士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朴而淳厚,清而典雅,静而怡然。

    一趟走下来,浑身说不出的自在。临近傍晚依然不舍离开。遂题诗以纪之。诗曰:

    寄身竹海意如何?拂面清风氧气多。

    莫向此间留倩影,满山碧翠到婆娑。

    一江漓水绕春山

    韦金伶

    细雨霏霏游漓江,真是一件踏春美事。

    杨堤码头,还没上船,眼前的青山绿水,就让人心生雀跃。我看看小游轮和木船,选择登上一条竹筏,船夫开动马达,竹筏晃晃悠悠向前滑去。

    江水清澈,孕育了鲜活的生命。低头可见水草随波摇曳,小鱼嬉戏其间。江面上倒映出沿途的山与树,仿佛想把过往的风景全部记录。江流缓慢,荡起小小波浪,永不停息向东流去,却依然深情地亲吻着水草,抚摸着山壁。江风柔软,吹面不寒。

    江边,无数修竹组成一片片茂林。湿冷的冬天过后,蛰伏了一季的生命力当春勃发。春笋纷纷冒头,向天拔节,欲学前辈一般高高挺立。那些美妙的竹身弧度,留下了风的影子,也展示竹子洒脱的风姿。偶尔岸边一亮,出现一两株或粉或白的桃树,花满枝头的同时,一片片花瓣飘落泥土和水中。绽放和凋谢都轰轰烈烈,桃花的绚烂让人羡慕。

    春雾退去,阳光揭开了大地的面纱。山峰轮廓鲜明地映入眼帘。它们或挺拔如长剑,或秀美如女子,或有趣如骆驼,引人无限遐想。山峰色彩是大自然的杰作。有峭壁为纸,画上九马奔腾,黛灰黄白,栩栩如生;也有草木为衣,涂抹青绿水墨,深深浅浅,皆为绝色。

    春雨似孩童般调皮,偶尔停止又倏忽而至。在别处,阴雨天气十分恼人,天色灰白,细雨不断,寒意陡生,心情也容易变得阴沉。但春雨中的漓江,却有别样的韵味,烟雾朦胧,两岸氤氲成一幅灵动的写意国画。

    人行江上,心中的天地更加广阔。春风拂过,衣裙飘起,我感觉身体都变得轻盈。

    船夫关掉了马达,让竹筏随波漂流。此时正好聆听水流淙淙,浪打竹筏,声声低回婉转;各种鸟儿谈天说地、啼啭高歌,让漓江更显静谧。

    我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释放,内心的焦灼渐渐平息,于是我坐在竹筏前端,随意歌唱,任春雨浸湿了头发和衣裳。

    下了竹筏,我与朋友相聚,到江边小店要了啤酒鱼和啤酒鸭各一碟。遥望江上风景聊聊天,吃着鲜美的肥鱼和鸭肉,饮两口香甜的桂花酿,吃碗热气腾腾的米饭,真是实在而幸福。

    听我戏言山峦像笔架、漓江为墨汁,朋友笑问,那什么是笔?我想了想,目光追随漓江悠然向远,说道,笔是我心,今天描摹美好春意,明日书写精彩人生。朋友听了,欣然唱起歌曲《何须问》:“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

    如梦如幻踏歌行

    蒋媛媛

    时近清明,成都周边,梨花胜雪。徜徉花间,我又记起趁着冬奥激发的冰雪热情,我们一家2月初在巴山大峡谷赏雪玩雪的情形来。

    巴山大峡谷位于达州市宣汉县境内,整个景区有桃溪谷、大象洞、玻璃栈道等多个景点。去年夏天时,我们已领略了巴山大峡谷的清爽宜人,此行的目的地便是罗盘顶滑雪场。

    沿着蜿蜒的山路,穿行在巴山大峡谷里,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向着大山的腹地驶去,绿树往身后隐去,我热切地期盼着前方会出现一个雪白的世外桃源。渐渐地,山路两侧森林里的雪多了起来,雪花在树枝上安营扎寨,远远看去,像是勾了白边儿,不禁让我想起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放眼望去,整个山间像是一幅黑白交错的水墨画,清雅别致。

    一路向上,雪也越发的厚实了,农家屋顶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黄色的墙体、雪白的屋顶,掩映在黑白交错的青山之间煞是好看。

    爬完山路十八弯便到了苏家屋脊,我们乘坐索道前往罗盘顶。从空中俯瞰群山真是别有一番味道,那真是冰雪的童话世界呀。眼前的雪不再娇羞地依偎着树枝,而是以压倒性的姿态掩盖了青山绿树。那些柏树、松树虽被积雪重压却挺拔不屈,尤其那岩壁上的雪松越发显得壮观。我的心底轻轻吟唱起“寒风萧萧,飞雪飘零,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到了罗盘顶,碰巧空中飘着小雪,我的心儿也跟着欢腾起来。景区的木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屋檐处还结了冰凌,那些冰凌长短不一、晶莹剔透,孩子从未见过如此自然景观,大呼神奇。我想起童年时伸出舌头去舔冰凌的情景。抬头望天,天空云烟缭绕,分不清是雪还是雾,山林里银装素裹,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置身于这冰雪世界,自然而然的生出了“积雪浮云端”的意境,“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怀,仿佛此刻这偌大的世界由我一人独享。

    此次的北京冬奥会点燃了我们对于冰雪的激情。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这样的念头在心里滋生。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换好了滑雪装备,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雪。穿上冰靴、踩上滑板后才发现和想象中大不相同,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此时才越发懂得奥运健儿那“雪上飞”身姿背后有着何等艰辛的训练。在滑雪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了解了滑雪最基本的要领。几番尝试后,孩子能从滑道的顶端稳稳当当地滑下来,我先生则是一路跌跌撞撞,而我却始终没有勇气从顶端下滑,只能在平地上滑行。

    下山路上,遇到许多游客还在向上,高山严寒和蜿蜒山路并未阻碍我们对于冰雪世界的热爱。“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回望群山,连绵起伏,白雪及冠,如梦如幻地定格在身后,定格在我的心间,久久不忘,时时回味。

    景迈山游记

    张和平

    景迈山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镇,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今年春节假期,我们一行五人自驾到景迈山,感受了那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虽然离开景迈山已有些时日,但是那里的山水、云雾和人情味,如同悠香回甜的普洱茶,让我久久回味,难以忘怀。

    我们正月初四晚上近10点才到达景迈山勐本傣族古寨。睡前,同行的朋友告诉我,景迈山的云海非常壮观,约我第二天一早一起去勐本寨子的观景台拍摄云海。为了能拍摄到美妙的云海景观,我们6点多天没亮就起床,步行五六百米来到寨子的高处。景迈山的温度虽然比内地许多地方高些,但此时还是寒气逼人,只不过摄影爱好者都一样,为了拍到好照片,我们觉得寒冷苦累都不算什么,乐在其中。等了约摸一刻钟,天开始发亮,浓浓的雾霭从低处往上升腾,渐渐地笼罩了远处的山、近处的村落人家。一会儿工夫,我们所在的山头就被云雾包围,古寨恍惚,古树、古茶被淹没在云海中,虽然我们在雾线之上,但仍不时有薄薄的云雾从身边飘过,如临仙境。

    俄而,东方开始出现曼妙似锦的红霞,由浅渐深,渐次把覆盖在群山上的白云青霭染成紫红、金黄。随着日出,云海慢慢从上而下潮水般退去,看,那远处渐露的山峰多像一艘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的小舟。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红日旁,那金色的云多像一只正在奔跑跳跃的金虎,那片轻雾多像徐悲鸿笔下的骏马!我们一边不停抢拍着变幻莫测的美景,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同行的朋友中有著名的画家,看着眼前的景象他也忍不住用手机不停拍摄,赞叹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不久,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这时群山现出真面目,而雾霭似乎还依依不舍,仍在半山腰缠绵。这时,虽少了海的壮阔,却多了江河的秀美,那洁白的雾霭犹如一江春水,随着太阳的升起慢慢退缩,这时蜿蜒的云雾又恰似一条巨龙游离在群山之间……最终,云雾退尽,山寨里袅袅炊烟升起来。

    我们在景迈待了三天,一直住在勐本古寨的玉把家。玉把五十出头,人们叫她玉姐,真诚好客,她的热情款待让我们感动不已。

    除了勐本,我们还走访过翁基古寨、糯岗古寨,每个寨子的民风都很淳朴,村民们热情好客。每路过一家店,店主都会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店喝茶。当你进去品茶,店主会根据你的要求热情地为你泡茶,并仔细介绍当地各种普洱茶的特点。

    景迈山是著名的茶山,千年古茶树达上万亩。我们到景迈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奔着古茶树而来。我想象中的古茶树如其它乔木那样是高大挺拔的,所以当我走进古茶林景区,看着那不过3到5米高的古茶树,表示难以置信——这就是传说中长了几百上千年的古茶树吗?

    经当地村民介绍,我终于弥补了对古茶树认知不足这一课。其实,我的老家皖南山区也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我家中也曾种过少量的茶,但我过去只知道喝茶,对茶叶的生长没有留意。看了古茶树后,再想想家中四五十年前栽种的茶树,我忽然明白,茶树虽然每年都在生长,但它生长的速度很慢。家中当年与茶同时栽种的杉木20年前就已经做了房梁,之后新发的杉木而今又已经碗口粗,可那茶树还是那么“不长进”,最粗处不过才拇指粗。

    景迈山古茶林的特别还在于,从俯视的角度,它是在森林间有限度地斑块状开发茶林,形成村庄、茶林、森林的林间种植圈层;从侧面的角度看,它则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林下种植立体生态,这蕴藏着古人的生活、生态智慧。

    穿行在古茶林中,看着茶树上斑斑苔藓和缠绕树身的老藤新蔓,我仿佛看到了这些古茶树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的艰辛和沧桑。而它们却始终显得那么蓬勃,那么淡然。此时,千年古茶的枝头上已长出新芽,而去年结的茶籽还挂在树上,树梢又开出素雅的花。茶树静静地生长,茶花默默地开放,它们吮吸着大地的营养、天地的精华,化作奉献人类的绿叶佳茗……我对茶似乎有了更深的认知。鸟语、花香、芳草、大树、清风让久住城市的我感到无比惬意,一时忘了凡尘俗事,忘了自我,好似也成了这古茶树中的一棵。

    遐想间,不远处传来铃铛声,循声而去,原来是几头牛正在林间漫步。牛儿悠闲地吃着草,互相间不时交流着“牛语”,牛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

    其实,村民们不仅在茶山放牛,还养鸡鸭等家禽。勐本寨旁的古茶林中,随处可见放养的鸡鸭,玉姐告诉我们,村民们都是这样养鸡鸭的,在茶林中简单搭个鸡窝鸭舍,不用投食,鸡鸭自己可以在林中捉虫觅食。当地民风淳朴,也从未出现过家禽丢失的情况。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景迈山上的茶树是不打药、不施肥,原生态的,可走过古茶林,你就自然明白这是真实的。茶树栽培需要庇荫树,在森林中,无数树种都是茶树的“避风港”。同时,古树根系发达入土深能吸收充足的营养,根本用不着施肥,就能很好地自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景迈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刚柔并具、兰香悠长、滋味醇厚,让人一品难忘。

当前:4版(2022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