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九大公共文明领域,三级测评指标扩展至61个,保持“十六连升”良好态势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首超90分

 

   3月中旬,最新出炉的《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北京市群众性“迎冬奥”“庆建党百年”主题系列活动广泛深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文明促进工作全面深入,有力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大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得分为90.06分,比去年提高1.73分,首次迈上90分台阶,实现跨越式提升,保持了“十六连升”的良好态势。

    2021年首都文明办指导和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状况展开年度调查。与往年不同的是,2021年的测评内容由以往的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五个方面扩展到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安全秩序、社区和谐、文明旅游、文明观赏、网络文明、医疗秩序、绿色环保九大公共文明领域,三级测评指标由原先的35个扩展至61个,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规定的文明规范内容。

    报告显示,九大公共文明领域中,医疗秩序、文明旅游、文明观赏得分排名前三。交通安全秩序、公共卫生显著提升,驾车礼让、垃圾分类公共行为明显改善,乱贴乱画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文明城区创建不断深化,市民文明意识与日俱增。

    亮点:医疗秩序、文明旅游、文明观赏指标排名靠前

    医疗秩序得分为96.36分,排名第一,包括遵守诊疗服务制度、尊重配合医护人员和不医闹三方面,得分分别为94.4、95.89、98.8分。文明旅游得分为93.88分,排名第二,文明旅游认知与实践达到了较好统一。文明观赏得分为92.06分,排名第三,环比2020年上升4.66分值。

    实地监测结果显示,医院、景点、公园、剧院等公共场所很少发现不文明现象。在基层调研和访谈座谈中收集的意见普遍认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得到严格执行,市民的文明就医、文明旅游、文明观赏意识大幅提升。医患关系明显好转,医务人员高度彰显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医务场所严格落实《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社会加强了文明引导和安全防范措施。文明旅游和文明观赏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客观上是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下,社会人员流动较少,旅游景点和剧场开放频率较低,游客和观众流量下降;主观上是因为市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公共文明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大幅提升。

    亮点:交通安全秩序更加优化

    交通安全秩序是一项新增的调查指标,调查内容包括驾车礼让、共享单车摆放、从车辆中向外抛物、停车占盲道等十项测评内容。报告显示,交通安全秩序得分为91.5分,市民对城市文明安全出行形成高度共识,已基本养成良好的驾车乘车习惯。实地观察中,在城市主干道和交通高峰期,闯红灯的现象几乎没有,未发现从车辆中向外抛物、积水路段飞速通行溅水、缓行路段抢道行驶等现象。城市的主要街区,共享单车摆放规范。排队上下车、让座风气已然形成。

    在调查访谈中,群众普遍认为交通安全秩序的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柔性引导。交通路口文明引导员的示范与劝诫,“随手拍”、签订文明承诺书,政府出行安全信息提示,增强了市民安全出行意识。二是科技助力。运用科技力量加大对路口设施的人性化改造。三是制度保障。2021年北京出台了“不礼让斑马线”的处罚规定,加大了惩罚力度,严格执法,以他律方式督促行为主体文明交通。

    亮点:公共卫生水平明显提升

    报告显示,公共卫生行为文明指数得分为90.18分,环比2020年的88.19分,提升了1.99分。在对商业街道、社区、集市、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的实地监测结果显示,乱写乱画乱贴小广告现象得到了基本根治,中心城区垃圾分类收效显著。

    公共生活空间显得更加清朗。公共绿地、中小型餐饮商家、宾馆(饭店)、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社区菜市场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环境治理与卫生消杀,有效提升了公共卫生水平。访谈座谈中,大家普遍认为随着“周末卫生日”等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的蓬勃开展,媒体持续宣传爱国卫生知识和绿色环保理念,市民的健康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民卫生健康公约》等条例规定的实行,对公共环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党政机关带头到位,群众知晓率达100%,分类意识逐步建立,分类水平逐步提高。

    亮点:驾车礼让成为城市风景线

    文明驾车、在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文明指数得分为93.99,高于交通安全秩序总得分(91.5)2.49分。根据观测数据,不文明驾驶行为发生频次环比2020年下降了41.96%,不文明驾车现象整治效果明显。

    2021年,北京市开展了“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推出15项工作举措。优化了交通路口的功能化改造,全市各机关系统、企事业单位的驾驶人员充分发挥文明驾驶示范作用,公交、出租(网约)、旅游客运等运输企业带头践行礼让,10余万名驾驶员签订文明礼让承诺书,外卖快递平台13万余人签订文明出行承诺书。556家单位及志愿团队认领路口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9万小时。各类交通参与者礼让守序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全市因不礼让行人发生事故的数量下降了45.5%,路口交通违法现象大幅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垃圾分类普遍落实、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光盘行动蔚然成风、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北京持续深化拓展文明城区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断提升,文明生活方式日渐养成。

    与此同时,报告也显示出北京在社区环境、公共场所秩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基层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市民公共文明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为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还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社会共治,创新方式方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执法力度,形成长效机制。政府、社会各行各业、家庭及个人都要积极落实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主体责任,构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明格局。

当前:A1(2022年04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