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场书铺
周天红


    

    白合场最能吸引我的,是书铺。

    白合场是大山里的一个古老乡场,逢农历三六九赶乡场。书铺就位于上场街左拐弯的角落里,木材房子,青瓦石阶,就一间铺子,里面全是书。

    早些年赶乡场时,乡场上热闹,书铺里也热闹。大人小娃,男男女女,都爱往那书铺里挤。书铺里规矩简单,买书要钱,看书不要钱。如果你看入神了看起瘾了又买不起,那就借吧,一天才五分钱。

    看书,有人真就看进去了。隔壁家刘二毛,爱看那些果树管理技术方面的书,看了以后承包土地栽桃李水果,五年时间就把老土坯房推了盖成了砖房洋楼。

    书铺主人是位老先生,姓杨,人称杨老师。杨老师很有学问,在乡里曾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可他始终改不了站上讲台就面红耳赤话说不清楚的毛病。退出学校后,杨老师就开了书铺。书铺是小本生意,他在城里书店又有熟人,货源没问题。逢年过节,杨老师再帮人写对联,那一手毛笔字工工整整,语言又接地气,大家都听得懂,生意当然好。

    “小朋友,又来看书了呀?”杨老师跟我打招呼,我点头笑笑进门。

    “最近英语成绩是不是提高了呀?”

    “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你每次来都往英语辅导书那里去。乡下娃学英语很多存在发音的问题,习惯了方言,英语发音不标准,你要多读多练。”

    不是说杨老师讲课不行吗,怎么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我就是数理化还行,英语却找不到进步的路子。经杨老师点拨,那学期,我的英语成绩上了两个台阶。书铺更吸引我了。

    借一套《红楼梦》回家,半夜卷着被子窝在床上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一套《杨家将》小人书十几本装在书包里,翻山过水上气不接下气地背回家,坐在半山坡上看得入神了忘记割牛草;那些地理画册,天蓝蓝,水蓝蓝,高山大川,阳光明媚,白云朵朵;还有那些画上的城市,楼上楼下,霓虹闪烁,吃的穿的用的,看得人眼花缭乱……我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撒开脚板儿走出村子,走出白合场,去城里看看转转啊。

    “你个小朋友,望着书笑什么呀?”杨老师问。

    “确实好笑!这漫画人物画得歪头歪脑的,说的话又好笑。”我说。一路的两个同学赶紧把头伸过来,一起看,一起笑。

    那书铺,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除了逢场天去,每天上学时、放中午学时也去。要是冬天,就更想往书铺里去了。杨老师随时烧着一大盆木炭火,红红的,暖暖的,舒服。山里的日子,冬天雨水多,时不时地落雪,山路又滑又湿。从村子里去白合场的学校,一路走下来,裤脚都湿透了。进了书铺里,烤一烤,暖和,一天的课堂就好坐了。

    世事变迁,如今乡场、书铺、书铺主人,都与原来大不一样了。杨老师也早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书铺变成了鞋店。我每次回到乡下去到白合场,都要刻意走去上场街拐角处,看看那个铺子。虽然没书,但过去的时光还有残存的影子。青瓦石阶,木门木屋,也许,静下心来,还能闻见某本书残留的香味儿。

    一个书铺,一个乡场,一段人生,记住了,一切都好好的。

 

当前:3版(2022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