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860多米雪山上的生死救援
——记“四川好人”如学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实习记者 周洁


     

    在2022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如学站上了领奖台,当选为见义勇为类“四川好人”。2021年1月,他在海拔4860多米的雪山上,以命搏命,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名遇险游客的性命。

   游客遇险

    性命危在旦夕

    2021年1月29日,按照阿坝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安排,如学跟单位同事及黑水县林草局、达古冰川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对阿坝州黑水县达古冰川风景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生产以及农村疫情防控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途中,他们遇到一名女游客侧卧在雪地上。这名游客一动不动的样子引起了如学的警觉。经仔细观察,他发现卧地的游客已经昏迷休克。

    这名陷入昏迷的游客姓饶,和丈夫刘先生来自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夫妻俩自驾赴达古冰川风景区游玩。游玩中,两人因看到达古冰川绝美的冬景而兴奋不已,不断拍照、跑动,完全忘记了上山之前,朋友对他们说的“要减少剧烈运动”的叮嘱。特别是饶女士,在已经明显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还不停地要求丈夫为其拍照,最终引发高原反应,导致昏迷。

    4860多米的雪山之上,冰天雪地、寒风如刀。彼时的饶女士嘴唇张开,呼吸骤停,陷入昏迷。面对妻子遇险的情况,丈夫刘先生面色苍白,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周围的游客也无人敢轻易上前施救。情况万分危急。

    以命搏命

    8分钟生死救援

    “喂喂喂!女士,你能听到我说话吗?”危急之下,如学抛开一切顾虑,蹲在饶女士身边,焦急地大声呼喊。如学知道,在高海拔区域,最基本的生存常识就是要低声说话,减负慢行。可看到危在旦夕的饶女士,他顾不了那么多,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马上救人!”

    多次呼喊,饶女士都没有任何回应。如学立即将她平放在雪地上,双手交叉按压其胸部进行心肺复苏。大约1分钟左右,饶女士的喉咙呛出了些许轻微的声气,但仍处于昏迷状态。这些许的声气,让如学看到了救回饶女士的希望。

    如学知道,要将饶女士救回来,当务之急就是要立刻将其转移到海拔相对较低的位置,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可是眼前情况紧急,要等专业救援队来,怕是来不及了。而此时的如学,因为高频率地大声说话和急救动作,已有了明显的气喘、胸痛等症状,稍不注意也可能会因高原反应昏迷休克。

    看着双目紧闭、面色乌青的饶女士,以及手足无措的刘先生,如学没有犹豫,他将饶女士拉到了自己背上,决定背她下山。“没办法啊,只能赌一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没命啊。”如学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说道。

    在4860多米的高原上,负重100多斤,如学每走一步,都艰难万分,感觉心脏剧烈跳动、胸口刺痛不已,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咬牙坚持。“再走一步,再坚持一下……”成为如学当时唯一的念头。

    刚开始背着饶女士下山的时候,如学还能小声回应周围人的关心,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用轻微的点头、摇头来回应大家的关心。8分钟后,当海拔高度下降了500余米后,饶女士终于在如学的背上渐渐恢复了意识,转危为安。其丈夫刘先生也慢慢地缓过神来。

    8分钟的生死救援,以命搏命,如学赌赢了。

    牢记誓言

    做群众的贴心人

    这一次救人,对如学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始终牢记着入党誓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2008年,如学因工作突出,火线入党。之后,他便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2013年10月,洪峰袭击了阿坝州阿坝县茸安乡格尔登玛村。那时,如学恰好在茸安乡担任大学生村官,任格尔登玛村党支部副书记。当时,连日的暴雨导致河流水位暴涨,电力通信完全中断,格尔登玛村成为“孤岛”,村子随时可能遭受洪水毁灭性的打击。在极度危险之时,如学和同事一起,一边向领导汇报,一边冒雨动员村民开展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和监测预警等工作,最终保障了48户24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在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两年里,如学更是待村民如家人,把村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事情,为他们忙前忙后,被当地群众称为“牧民的好儿子”。

    当党和国家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之后,如学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到了阿坝州松潘县十里乡火烧屯村,成为该村的一名驻村农技员。驻村期间,他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2019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如学获评第四届“感动阿坝”年度人物“见义勇为模范”、被授予马尔康市“见义勇为公民”称号。

    如今当选为“四川好人”,如学表示,一定不负好人之名,尽己所能,传播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能量。

当前:B3(2022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