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治理单元,沿街单位的“面子”不仅关乎市容市貌,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的一大因素。近年来,随着城区沿街商铺的数量逐年增加,占道经营、乱堆乱放、飞线乱线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文明城区创建的顽瘴痼疾。
面对这一难题,北京市西城区以抓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在深化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的同时,发挥合力,探索城市精治的“西城模式”,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区的品质内涵。
宣传引导 凝聚创建合力
“做好‘门前三包’对商户来说是好事,门前环境整洁有序,能带给顾客更好的体验……”每次巡街时,西城区广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二队队员李昂和同事们都会将“门前三包”宣传册带在身上进行走访宣传,把“门前三包”讲明白说清楚。
宣传引导是推进落实“门前三包”的基础,西城区各社区通过开展周末卫生日、月末清洁日、日常巡查等活动普及“门前三包”知识。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大力开展“门前三包”责任宣传。
为帮助沿街单位熟知自己的“责任清单”, 西城区在加大“门前三包”入户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引导辖区单位、商户门店等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明确“门前三包”的具体内容、责任范围,并将告知书公告牌上墙,责任区范围、“三包”内容、举报电话一目了然,让群众能够随时监督,督促各商户提高责任意识,做到文明规范经营。同时,开展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共享清洁健康环境”为主题的周末卫生日活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或参与环境整治,或进行宣传引导,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与卫生环境整体水平。
如今,通过宣传引导,全区沿街单位落实“门前三包”的意识不断增强,责任区面貌进一步改善,商户也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治理,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文明城区创建。
多级联动 延伸管理触角
“这两个摆放在人行道上的大花盆,严重影响了环境秩序,请您把它们搬到店内……”早上7点,广外街道街巷物业的王晓东和同事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视任务,在一家药房门前发现两个大花盆摆到了人行道上,赶紧上前提醒店员并帮忙将其挪走。
在广外街道,像王晓东一样的街巷物业人员还有122名,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将沿街单位纳入巡视范围,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处置。
西城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向周边商户、居民面对面讲解“门前三包”和创建知识,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打造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
西城区注重队伍建设,将政府楼长、社区卫生主任、街巷长、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纳入监督队伍,引导物业管理方、沿街企事业单位、商户等加入城市环境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前方“哨点”作用,形成街道、社区、小区、商业四级联动机制,加大日常巡查管控力度并梳理汇总检查台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一个个流动的 “哨点”,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区的巡查网络, 打通了巡查的“最后一米”,让“门前三包”治理真正做到无盲区。
此外,西城区还广泛动员属地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商户等带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与卫生环境整体水平。
常态长效 监督管理常态化
“门口这么多的烟头,请尽快打扫一下”“电动车不能随意停放,请停放在划线区域”“这条线属于乱搭乱扯,这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月29日下午,既是椿树馆社区网格员,又是“门前三包”监督员的袁丽娟和杨红英和往常一样来到辖区门店巡查,她们随时提醒沿街单位搞好门前卫生、整齐摆放非机动车、不占用盲道等,并将巡查记录写在本上。
袁丽娟的记录本是椿树馆社区“门前三包”管理台账中的一环。为了方便监督,社区将辖区12家门店情况一一梳理分类,并根据日常巡查情况,对管理薄弱的门店“反复查、查反复”,做到精准监督。
椿树馆社区的做法只是全区强化监督管理的一个缩影。在文明创建中,西城区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文明城区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把“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融入日常执法监督中,建立日常巡查+重点检查+督促整治的工作模式,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工作。同时,通过入户走访登记、基础信息采集等方式,确保信息动态更新,围绕高发时段、重点地区等管理经验,合理安排执法力量,提高巡查频次。
3月23日,西城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城市管理委、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下发《2022年西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达标创优百日提升活动工作方案》,采取加强统筹指挥、明晰责任分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协调调度等措施,持续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此外,执法人员坚持日常巡查与动态管控相结合,强化执法,针对落实不到位的商户、单位,进行劝导和教育。对经过多次劝导仍然存在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等行为的商户,依法依规开展整治,以狠抓严管的工作态度,切实营造良好的门前环境。
如今,漫步西城区街头,你会发现,沿街商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这些都反映出全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的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