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我们都在关注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是作业和考试带来的,还有每天学习新知识时产生的负担。而这一负担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课堂上精力的流失和学习浅表化、虚假化的存在。因此,落实“双减”功夫在课内。课内不高效,课外就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负担。那么,要打造高效课堂,其生长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教学习关系”重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了,但是依然有不少教师牢牢守住过去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教与学的功利化、浅表化,以及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而缺少对学生学的关注,让课堂教学陷入盲目、虚假和技术主义。“教学习关系”的重构意味着学不仅仅是学生的责任,教师也要从学的角度体验、思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脚手架”;意味着学要发生在自然对话里、合作探究里、展示反馈里,教要发生在学生的疑问处、需要处和点拨处。“教学习关系”的重构不仅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还有“顺学而教,不学不教”;不仅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还有“教中有习,学中有习”。当下的教学中,教、学、习的分离较为突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习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教与学的效率。
二是厘清学习起点。学习是有起点的。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教师的教就要从哪里开始。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基于学生学习的起点开展教学,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这就要求教师备课的重点是备学情,而非仅仅备教材,要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即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等进行分析,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就是要将你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连接起来,只有从你已有知识的基础出发,才能学习到新知识。当你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时,知识就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因为认知是一个连续不断建构的过程。
三是深化课堂展示。高效课堂中“展示”的另一个解读就是“费曼学习法”,即将所学的知识教给别人。在展示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内化自己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看见自己的进步。当下,我们必须明晰一个认识,展示是一个不断升级深化的过程——要逐步从拿着文本展示走向脱稿展示,从重视展示的形式走向重视展示的内容,从单向展示走向在倾听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对话展示,从展示学习结果走向展示思考的过程,从展示讨论对话的结果走向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或作品。展示不仅仅是思维的暴露,观点的质疑、补充,方法的创新,思维的归纳优化等才是高效课堂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尤其是在项目化学习中,正如有关专家所说,成果或作品展示强调“三性”:一是物化性,不应仅停留在头脑中,而要以表格、实物、图表等物化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二是开放性,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形成自己的成果;三是解释性,学生自我解释成果,展示其思维和想法。
四是设计大单元教学。高效课堂必然绕不过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当前比较热门的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既可以促进课程改革从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也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需要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单元结束还可以安排单元反馈课。走向大单元设计的教学,其学习内容将呈现更开放、更多维度的联系,也更能直击学科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