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背篓”背起“童年四好”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东门路小学“双减”背景下的“恬静教育”实践
石卫东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东门路小学(以下简称“东小”)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小学,2017年投入使用,占地39.4亩,建筑面积超1.3万平方米。自创建以来,东小便紧扣“书写孩子的童年”这一诗意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校围绕“恬静教育”办学理念,为孩子们开发了新颖、贴心、灵动的“小背篓”课程体系,打造助力健康成长的“童年四好”。“双减”落地后,这些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实践,绽放出独特的育人魅力。目前,学校已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行先试示范校、新时代体育美育基地校、中华武术操实践校等50多项荣誉。

    倡导“恬静教育”

    在教与学中塑造君子风范

    东小“恬静教育”的理论支撑来源于儒家所倡导的恬淡安静的君子风范、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以及教育家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恬”,从心,从舌。“心”字蕴含两层含义,一是以“用心”为核心,衍生出精心、诗心、立心等构成要素;“舌”为“千口”,分别寓意让学生们“会说”,特别是“说孩子的话”;让老师们“善说”,用身为人师的责任传道受业解惑;让家长们“想说”,助力构建家校教育的“同心圆”。

    “静”,从青,从争。从颜色上讲,“青绿”相近,寓意生机活力,象征着东小学子的朝气蓬勃,从年龄上来说,“青少”同行,象征着东小师生的和谐相处、教学相长。“争”有两层含义,一是鼓励良性竞争,恬静教育并非一味强调平和淡然,也会在课程中设置竞争主题,引导学生对标榜样、你争我赶,在良性竞争中提升综合素养;二是“规矩之下、自由翱翔”,在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通过规矩启蒙、习惯养成,为实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能文能武”的培养目标打好基础。

    “恬静教育”理念下,该校确立了“恬以修身 静以笃学”的校训;形成了“恬敬谦和 静悟求真”的校风。塑造了“恬思善导 静研润教”的教风和“恬勤敏行 静言求知”的学风。并随之衍生出“恬以安、静达全”的安全理念,“恬运健体、静动养心”的体育健身理念,“恬心疏导、静心抚慰,健全人格、涵养人生”的心理辅导理念,以及“恬读凝思 静悟善写”的读写理念和“恬以悟美 静以育美”的美育理念等。

    作为“恬静教育”理念的实践载体,学校精心研发了“小背篓”课程体系,其中“小”是指对教育规律和细节的思索、挖掘,包含六点要素,即基于小学生、做好小事情、关注小细节、坚持小创新、实现以小见大、牢记防微杜渐;“背”是指教育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孩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育者要谨记肩头责任;“篓”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心态和方式,要就地取材、应收尽收、好中选优,善于把与孩子成长、教师幸福、学校发展有关的“素材”有机地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对“素材”进行去伪存真、去芜存菁。

    开展“实操耕作”

    在学与做中接受生活教育

    这条甬路很短,只有136米的长度。它叫“恬耕路”,是东门路小学“六恬路”文化园景中的一条,也是承载“小背篓”课程体系中劳动课程的“实操耕作”之路。

    在东门路小学的校园内,耕种与教育的结合成为浑然天成、严丝合缝的风景。不长的恬耕路上,恬耕园、饲养园、菊蒿园……“一步一园,一思一景”,每一个点位上,都凝聚着教育的巧思。“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观点是“恬静教育”的理论基石之一,东小的教育者认为,教育需要扎根于生活的沃土,而“恬静教育”理念下的劳动教育,正是将“生活即教育”落实于日常的精心实践。在具体操作上,学校把学生的劳动分为处理家务、校内劳动和农业劳动三大类,为各个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了可操作的劳动内容,同时开发特色项目。

    富于生活气息的劳动课程也给师生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例如,霜降时节,师生们栽种的二百二十五株红薯收获了。从种下第一株红薯苗起,孩子们就细心记录下了红薯蔓生长的全过程,在亲手刨出红薯的过程中,孩子们迸发出了丰富的想象力,有孩子问:“老师,有没有在树上生长的红薯?”综合实践课老师说:“老师觉得将来会有的。大家见过方形的南瓜吗?那是农科工作者培育出来的,运输起来可方便了。你们好好学习,等长大后去搞科研攻关,也许就能成功培育出树上生长的红薯。”又有孩子提议:“但是我们可以用红薯蔓把它们挂在树杈上呀!”这一提议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于是红薯就“上树了”。经过一个半月的阳光照晒,“树上的红薯”被摘下、洗净、煮熟,端到孩子们的餐桌上,孩子们连呼:“甜!”

    在恬耕园中分清了韭菜和小麦后,孩子们又与小动物交起了朋友,小兔、小鸡、小鸭,谁不希望自己的童年有这些“小可爱”的陪伴?与小动物相伴的时光,成为了孩子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美好记忆。蹦蹦跳跳、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是小动物的游戏;投放饲料、清理圈舍、记录生长,是孩子们的“功课”。让孩子们在饲养园里学做“饲养员”,也很自然地进入了“恬静教育”的“小背篓”课程体系。

    劳动孕育丰收和成长的喜悦,也能营造精致美好的生活。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叠被子、叠衣服、整理书包、创意水果拼盘、清理兔舍、整理餐厅碗筷等比赛,这些日常而琐碎的劳动蕴含着鲜活丰厚的教育因素,不仅使孩子们初步具备了劳动能力,更能引领他们体会到劳动之美、生活之美。

    学校负责人介绍:“我们对于劳动课程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动动口、动动手,动动脚’,而是通过劳动课程的实施,滋养教育思维,升华教育理念。”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东小的教育者努力赋予劳动更加丰厚的文化内涵、更有童趣的谋划设计,滋养孩子们快乐成长。

    打造“童年四好”

    “双减”之下护航健康成长

    “双减”背景下,东小本着“把根留住、把负减去,把小变精、把心做大”的十六字基本理念,提出并践行“童年四好”的教育策略,拓展“小背篓”课程体系,着眼日常生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童年四好”包括“吃个好饭,让孩子们有个好身体;睡个好觉,让孩子们做个好梦;养个好习惯,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夯实好素养,让孩子们有个好人生”。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吃好饭是有个好身体的前提之一。东小从用餐环节入手,确立了“恬以安食,静以品味”的文化定位,并将“好饭”标准归纳为“四味”:一是安全味。从选材到进货,从清洗到制作,从整理到消毒,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而明确的安全标准,一丝不苟地执行到位。二是营养味。每周五,餐厅会通过学校公告栏、校园广播公布《下周食谱》,食谱设计遵循营养学原理,确保两周内不重样。三是美味。美味是好饭的“口头”标准,也是最直接的评价,该校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采取增加品类、丰富花色、设置“大小灶”等多种举措,将“众口难调”变成“人人皆宜”。四是文化味。学校餐厅的文化味在于“美味+品位”,一方面用美味的食物为孩子“酿制”童年记忆、乡愁味道,另一方面通过“食不言”等用餐礼仪的渗透,让孩子们学会优雅、提升品位。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充分的睡眠。为让学生睡个好觉,该校以“贴心午休”课程为轴,引导学生寝不语、养身心、提精神。“贴心午休”不仅能让孩子们养精蓄锐,为下午的学习、运动做好身心准备,也能在细节之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要求上下铺同学的鞋要摆放在同一条线上,上铺同学的鞋尖朝向床,下铺同学的鞋与此相反;下铺的孩子要等上铺上床并负责把两人的鞋摆放整齐后再行入睡;在宿舍门口设“缺睡记录”,由执勤老师精准填表,确保“安全午休、恬静养神”。同时,学校还配套开设了叠被子、叠衣服等课程,作为对“贴心午休”的再细化。此外,为确保学生休息充分,该校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例如春秋冬季早晨8点25分之前不上课,夏季8点45分之前不上课,对于提前到校学生,学校“来者全收”,并安排值班老师进行引导看护。

    好习惯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将来融入社会奠定好基础。为此,学校通过设置好规矩,引领好习惯的养成。如“小脚丫”出入校规矩,即在学生出入校门必经的甬路上设置两行“小脚丫”标志,入校一行,离校一行;学生出入校门,遵循“小脚丫”的指向有序行走,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规守序的意识,同时配有值班教师和执勤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劝导。再如“上下楼”规矩,具体要求包括靠右走,彰显秩序和规范;不拥挤,倡导安全与文明;保持距离,学会与人相处;踩稳再走,走好人生每一步。为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东小围绕“恬运健体、静动养心”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上好体育课,保证基本健身需求;统筹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小时,项目涵盖跑操、跳绳、武术操、足球等;此外,在“双减”落地后,该校还实施了体育健身课后服务项目,开设篮球、气排球、轮滑、足球等运动项目;并开放学校操场、开展家庭健身等活动,积极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共享亲子好时光。

    好素养开启好人生。好素养需要从生活最细微处起步,在最细微处落脚。东小“恬静教育”以培育学生好素养为着力点,创新载体,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之中,塑造孩子的美好品格。一是培养读书思考好素养,以“端正、高雅、喜欢”为标准为学生选择书籍,规划晨读、午读、暮读“三读时间”,以“读思悟写”为线,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抓手,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二是完成作业好素养,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实践拓展类作业,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以基础性作业查缺补漏。同时,学校以“五育并举”为原则,统筹安排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家政劳动、创新实践等综合性作业,让作业更加有效有料、更受孩子们喜欢,并倒逼老师精研提高,充分背起“小背篓”课程的教学之责。三是从容应试好素养。考试,兼具检测、评价、修德等教育功能。东小要求学生“仔仔细细审题,有条有序答题,一丝不苟检查;一定不要早交卷,一定不要拖答,一定不要空答”,以此塑造学生的恬静心态。四是整理书包好素养,东小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即学整理书包,并为书本和学习用品分类,如待交的作业本放一类,翌日用的书本放一类,常用的文具放一类。通过整理书包这件小事,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五是文明上网好素养。东小制定了《关于学生手机管理的规定》,对禁止小学生带手机入校、特殊情况下手机入校的申请、手机保管方式、保管装置、保管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给家长的一封信》、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方式将手机的两面性讲明白、讲透彻,形成家校合力,此外,还通过班队会等开展“我与手机的故事”“绿色网络,绿色畅游”等主题活动,使孩子们科学处理好学习与手机的关系、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六是保护视力好素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力是学习的保障,东小坚持组织学生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进行一次登高望远、两次校内游园,舒缓用眼压力,有效保护学生视力。

当前:未成年人4版(2022年04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