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乱停、非机动车逆行、社区脏乱差……百姓哪里不满意,创建工作就从哪里抓起。自从福建三明市开展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许多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被作为“创建为民惠民”的重点对象予以解决和整改。市民们通过这一桩桩实事,真切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实惠。
关注难题 补齐“短板”
5月9日,笔者在三明市三元区东霞新村看到温馨一幕:空地上立着一排排不锈钢晾衣架,上面晒满衣物和棉被,整齐有序,构成公共晾晒区。每个晾衣架高约2米、长约3米。“以前一楼没地方晒衣被,一些居民到处拉根绳子或者搭竹架,更有甚者将健身器材或景观树当成晾衣架,既破坏绿化,又影响市容市貌,现在有了公共晾衣架,方便多了。”家住东霞新村10幢一楼的居民陈大妈有感而发。此前,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调查,综合居民生活习惯、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在每幢楼前增设2根晾晒架,既解决居民“晒衣难”问题,又改善了小区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好处很多,你看这道路修好了,我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富文新村小区门口商户老郭说:“以前,商店门口下水道容易堵塞,一到下雨天就有大量污水冒出来,我们可吃尽下水道堵塞的苦头。现在,我们再也不怕下雨了!”从前,小区还有停车位紧张的问题,东霞新村不少居民都曾为“出门”这样小事而烦恼不已。为此该小区通过硬化部分绿化带、利用边角地等方式,新增数十个停车位,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停车位的解决了却我的一大心病,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回家没地方停车了。”居民老苏感慨地说。此外,小区楼道、墙面粉刷一新,还增建数座亭子,添置文化墙,优化小区广场,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心情非常舒畅,大家纷纷为创建带来的实惠点赞。
净城增绿 扮靓家园
台江村绿化养护一直是“软肋”:绿化带里满是枯枝落叶和随手丢弃的垃圾,车辆乱停挤占绿地,制药厂宿舍内不少绿化带光秃秃,“扰民树”问题就更加凸显,由于疏于修剪,居民家的采光、通风受到影响。为优化辖区环境卫生,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绿化整治改造地点,补种草坪,搭配低矮灌木,为小区增添新绿。社区还将居民楼之间的荒地打造成一个个小广场,真正做到“见缝插绿”。
此外,台江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治理毁绿种菜、乱放杂物等不文明行为。整治前,逐户发放整改告示,告知毁绿种菜清除工作。部分居民不配合,经多次沟通劝说,才得以理解支持。创建活动以来,志愿者主动与社区沟通,有针对性组织开展社区美化环境行动。截至目前,清理草坪绿化带、楼道、杂物堆放点等卫生死角近千处,清沟数百处,清理垃圾千余车。通过粉刷墙面、硬化路面、清理卫生死角、修补破损下水管道等综合整治行动,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要问居民改造后的台江村怎么样?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真实畅谈创建带来的获得感。“我都觉得住得舒心多了。”“创建以后小区改造得更美了,大家也变自觉了。”“原来的菜地、垃圾堆不见了,居民早上晨练、晚上散步更愿意出来活动了。”
改变观念 引领时尚
“以前,小区里将三四个垃圾桶置于空旷区域,所有住户均在这里倒垃圾,再统一把垃圾用卡车拉走。成堆垃圾就在楼下,夏天最惨了,臭气熏天,滋生蚊蝇,时有污水流出,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正在碧桂园小区丢垃圾的小黄对以前的小区环境苦不堪言。“现在扔垃圾还可以攒积分,通过积分能换生活用品,家里的分类垃圾桶就有好几个。”同住碧桂园小区的李大妈高兴地说。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办法,以积分形式破解生活垃圾分类难突破、推进慢、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难题,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如今,行进在三明大街小巷,文明新风随处可见可感。道路宽敞干净,车辆停放有序,绿地花木整齐,天空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处处显现着创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显露出幸福温润的笑容,一股清新的文明新风在三明这片土地上荡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环境变好了,人们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如今,车辆会礼让行人。人们看到路面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这是创建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实惠。”退休职工老刘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创建为百姓,百姓来维护。创建不仅让市民得到实惠,更迎来整座城市的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