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好人”杨顺林: 在大山中为孩子们“开窗”的苗家老师
单华燕 韩卫

 

    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有这样一位考入师范走出大山,毕业后却又主动要求回到大山的84级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他就是入选2022年一季度“宜宾好人”的杨顺林。

    苗家儿女当自强

    一个后进生奋斗不辍的励志故事

    家境贫寒的杨顺林小学毕业后原本辍学在家,但他不断向父母表达想继续上学的意愿,在他的坚持下,父母把他送入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民族中学。刚入学时,老师组织了一次入学摸底测试,满分为100分的考卷,杨顺林只考了6分。此后,不服输的杨顺林开启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模式,他的勤奋也让老师对他格外青睐。杨顺林说,刚入学时,虽然成绩差,但是老师看到他的努力,不断地鼓励他,还把教师宿舍让给他住,让他有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老师的照顾在杨顺林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想要当一名老师的种子。三年后,他考上宜宾第一师范第一届民族班,创造了一个从入学的“6分生”到师范生的逆袭故事。

    作为一名苗族青年,进入师范的校园,受到了相关教育后,他联想到了苗乡贫穷落后的情况,杨顺林心中突然就产生了一个信念,要依靠教育让家乡人走出大山。杨顺林给珙县民宗局写了一封信,申请之后能到珙县的民族学校任教,毕业后,他进入洛亥镇高腊村民族小学校任教,这一待就是33年。

    在大山打开一扇窗

    一个改变孩子们命运的感人故事

    “老师,是我和弟弟做错了什么吗?妈妈不要我们了。”“孩子,别哭,不管遇到啥事,有老师在。”见到杨顺林,马雪梅心中的委屈一下子爆发出来,眼泪也在这一刻迸发出来。杨顺利每到周末和假期就会骑着摩托车满山跑,对学生进行家访,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访问。马雪梅家中发生的变故正是他在家访时发现的。

    马雪梅是高腊小学2014届学生,她的妈妈忍受不了家中负担和贫穷,悄悄地走了。看着泣不成声的孩子,杨顺林的心揪了起来,之后,他到马雪梅家的次数更多了,每次都会带点好吃的,并和孩子聊聊天、辅导他们写家庭作业……小学毕业后,为了让马雪梅能继续读书,杨顺林多次和马雪梅的爸爸沟通,并联系到一家爱心企业,资助孩子继续求学。2021年,马学梅以优异成绩被西南科技大学录取。

    在高腊村,因为杨顺林的努力最终考上大学的孩子还有十几个。杨顺林说:“山里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家长对教育不重视,特别是女孩子很早就谈婚论嫁,一辈子拘泥于这小小的一方天地,我要在这大山里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

    学生是我学生的学生

    一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接力故事

    杨顺林告诉笔者:“33年来,最让我难过的时候,就是我曾经的学生牵着自己的孩子来学校报名的时候,看到依然贫困的他们,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助感,也让我明白,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

    于是,杨顺林一边鼓励代课教师自修,一边鼓励自己的学生报考师范,杨顺林自豪地指着不远处的几个孩子说:“这些学生都是我学生的学生。这些年,报考师范走上讲台的学生有四十多个。”

    在一次教师活动中,曾经的学生现在的马老师在活动中向他表白:“老师,你还记得吗?很多年前,还是 ‘小不点’的我经常迟到。有一次放学,你忍无可忍地宣布,明天迟到的同学‘奖励’小鞭子。可我又迟到了。你高高地举起了教鞭,却轻轻地放在了我手心里,眼里满是怜爱。那一刻,我是惭愧的,却又倍感温暖,我悄悄告诉自己,将来一定还要成为像您这样的老师。2008年,我回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我定会沿着你的足迹向前!”

    杨顺林说:“看到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学校的设施越来越好,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我的心里有了不少安慰。”

 

当前:B3(2022年05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