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藏于清风雅雨间的黑宝石
——“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纪行
本报记者  秦丽  何纯佳

 

   

 

 

 

 

 

    

    四川省荥经县,地处雅安中部,因拥有千年黑砂,大熊猫和鸽子花两大“国宝”,牛背山、桌山、云峰山三座“名山”,荥经人自豪地称自己的家乡是川西旅游线上一颗闪亮的“黑宝石”。

    5月9日—11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2021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及“记者践四力·全媒看荥经”四川省全媒体采风活动在荥经县开幕。活动期间,来自全川近40家媒体的编辑、记者探访了云峰山、熊猫民宿村、新添镇庙岗村、荥经砂器活态馆等地,实地感受荥经的秀丽山水、风土人情和乡村振兴成果。

    有颜值

    丽质天成 到荥经“森”呼吸

    荥经旅游资源丰富,云峰寺千年古桢楠王枝繁叶茂、碧翠葱茏,是千年古刹不老的年轮;土与火的千年之恋赢来了“中国黑砂之乡”美誉;云峰山巍巍,龙苍沟叠翠,每到此间疑世外,方知何处是桃源。

    “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寺院大多建于名山胜景之上,云峰寺也不例外,坐落于荥经城南十里处的青龙镇柏香村,是全国唯一的辟支佛道场。雨后初晴,当碧空下的云峰寺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其独具特色的宏伟建筑及其周围生长着的桢楠、银杏等名贵林木让记者顿觉一股禅意扑面而来。

    云峰寺始建于唐,赐额于宋,兵毁于元,重建于明,续修于清,历经了千年沧桑巨变的云峰寺,而今安详如故。古刹范围颇广,有大殿、佛堂、斋院数座,兼具中国古建筑的恢宏大气之势,又不乏修行之地的静谧清幽。

    寺门外古树如盖,以桢楠为主,树干粗壮,高耸入云,据说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桢楠林,2010年经《国宝档案》节目寻访被鉴定为金丝桢楠林,为古刹增添了不少亮色。其中两株树龄达1700余年,被誉为“中国桢楠王”的千年古楠绿冠凌空,如擎天之柱,直冲云霄,需七八个人才能合抱,任凭岁月变迁,自是岿然不动。古树,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有“活的文物”之称,为让古树重新焕发活力,青龙镇立足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打造“云峰·栖谷”项目,推进荥经森林康养、禅意休闲产业发展。

    山水相依,灵山必定秀水。在叠翠溪,记者一行感受到了飞溅瀑布、潺潺溪流、湿润空气,以及20余摄氏度的夏日清凉,可谓青山叠翠水流香,碧水生烟山化妆。

    初夏的叠翠溪,层峦叠嶂,漫野披翠。溪流婉转,缓急有致,或成瀑布跌宕而下,飞珠溅玉,气势壮观;或依山淙淙而下,珠帘挂壁,绕树生烟。河床时宽时窄,秀石遍布。青峰翠岭、深谷幽涧与激流、跌水、深潭、飞瀑共同构成一幅秀丽山水画卷。

    叠翠溪所在的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荥经县龙苍沟镇,距荥经县城约30公里,2000年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距成都最近且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

    “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春观珙桐杜鹃,夏避炎热酷暑,秋赏满山红叶,冬戏皑皑瑞雪,森林、峰岭、山谷与溪流、跌水、瀑布共同构成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水画,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风光宜人。”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

    近年来,荥经县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开发文化旅游、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到荥经‘森’呼吸”旅游口号已深入人心。

    有温度

    文明和谐 助力建成高质量发展的两山示范区

    人们往往会因为一张名片、一个品牌,而认识一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文明创建,荥经蝶变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这座川西小城通过多管齐下的战斗力、抓铁有痕的执行力、向上向善的凝聚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如今,步入荥经县城,一条条宽敞洁净的大街纵横交错,鳞次栉比的高楼,幽雅宜人的广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多彩的活动……处处可见市民笑逐颜开的场景,今天的荥经县城越来越繁华亮丽,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荥经出现在眼前。

    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展环境、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的综合考量,这不仅是全面展示荥经形象、提升荥经品位、推动荥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一次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和群众文明素质的全面检阅。如今,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荥经街头,不仅交通秩序越来越好,城市环境卫生越来越干净,市场环境越来越整洁,市民素质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再走进荥经的乡镇村落,一幢幢新式农舍,一条条乡村道路,掩映在葱翠的青山与蔚蓝色的天空之间,勾勒出一幅生动明快的乡村振兴画卷。

    在新添镇庙岗村新村聚居点,村道宽阔平整,环境干净整洁,整齐对称的民居墙面上,一幅幅包含文明元素的墙画十分醒目,别有韵味。

    庙岗村位于荥经县城北部,辖区村民1084户,2767人,2020年5月,原庙岗村和省定贫困村山河村合并为新的庙岗村,同年9月,持续推进村民小组调整优化,村民小组由原来的17个调减为12个。经历两项改革后的庙岗村,在产业发展、便民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展现了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图景。

    行走在庙岗村,房前屋后的一个个簸箕挂画格外引人注目。山水、田园、花鸟……既有传统元素,也富现代审美,图画内容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生活。庙岗村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挂画是村里传播文明的窗口、美化家园的‘活教材’ 。”庙岗村第一书记黄劲淞介绍:“创办簸箕挂画艺术工作室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簸箕挂画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还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工作室每年可带动超20余人就业、务工,从事手工竹编的村民,每月工资普遍在3000元左右,对大家来说也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收入。”

    除了簸箕挂画,庙岗村以兰花种植为着力点,将兰花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兰花产业与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庙岗村第一书记黄劲淞告诉记者:“2021年9月,庙岗村决定盘活闲置的集体用地,发展高标准兰花种植大棚建设,形成‘以村委会牵头、村资公司主持修建、兰花种植户租赁’的模式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第一期26个大棚已经全部完工交付,已有11户入驻大棚,其中每个大棚年租金5000元,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3万元以上。还有不少租户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准备入驻。”

    近年来,荥经县深化学习宣传教育,各单位党组织规划“全覆盖”“多样化”“精细化”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累计组织党员培训8.5万余人次;发挥胡长保纪念馆、牛背山建政村泡桐岗、荥河镇烈士村岗家山、新添镇庙岗村4个“星级化”红色现场教学基地功能,开展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8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8支(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志愿服务队伍和已建成的2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专兼结合的26支辅导员队伍,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激活基层“创建细胞”,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让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面面旗帜。评选出省级文明村镇4个、文明单位9个、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村镇32个、文明单位25个、文明校园4所,县级文明村镇23个、文明单位18个。

    有活力

    “绿色转型”建设绿美新荥经

    近年来,荥经转变发展思路,高擎绿色大旗,全力打造让绿水青山充分展现、金山银山充分体现的美丽荥经样板。作为“两山”理论的天然试验田和忠实践行者,荥经以生态本底为基,以绿色转型为题,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

    在龙苍沟镇发展村,有一个“金山组”和“银山组”,它们的名字与当地一座山——“灯台坪”的位置有关:冬日雪后,山之阳,金光闪闪,谓之金山;山之阴,白雪皑皑,谓之银山。为何这样取名?当地村民说这儿生态环境好,坚信“绿水青山”能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村位于荥经县南端,辖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5%位居全省第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作为荥经煤炭、花岗石板材、小水电“旧三头”经济的缩影,曾经的产能大村随着资源型经济的没落,逐步成为“空心村”。  

    近年来,发展村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百名先锋引领、百万收入致富和百户示范带动的“三百工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功实现从落后的“煤炭村”向创先争优的示范村、从售资源向营生态、从旧村庄向新社区的“三个转变”,走出了一条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转型发展路。发展村先后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并接受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验收。

    如今,熊猫民宿村已整合投入资金1000万元完成旅游道路改造,完成康养服务中心县、乡共建;建成65家民宿示范户,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发展村的“熊猫民宿村”品牌不仅在川内,在国内也有不小的知名度。同时,还搭建“龙乐游”电商平台实施线上推广和网络销售,进一步擦亮熊猫民宿村的金字招牌。

    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规划推进龙苍沟森林度假社区“一线五点”项目,通过党员带领群众干,农家乐建设“从无到有”;机制围绕产业建,乡村旅游规模“从小到大”,定位围绕市场变,森林康养品质“从低到高”,走出了一条人与大熊猫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荥经县地处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荥经所产的砂器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在两千年的不断变革中,荥经砂器从作为单纯生活用具的荥经砂锅,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品,在中国陶器史上留下了古朴美丽的一页。

    走进黑砂博物馆,伴随着严道古城遗址模拟场景的出现,记者一行人跟着眼前之景“穿越”回千年之前,荥经砂器的制作现场,“采料、制泥、制坯、晾坯、焙烧、上釉、出窑,荥经砂器的呈现,需历经7道工序,每一道缺一不可。”黑砂博物馆解说人员讲解道。

    在黑砂活态馆,记者见证了荥经砂器的开窑时刻。随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荥经砂器”代表性传承人曾庆红的一声“开窑”,烧窑盖被拉起,熊熊火苗蹿出地坑,烧得红彤彤的砂器整齐排列,砂器在土与火的交融中出窑。曾庆红介绍,他13岁就开始学习黑砂烧制,一干就是37年,荥经砂器烧制沿袭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全部采用纯天然原料,其制作古朴,集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

    近年来,随着荥经积极打造黑砂IP,重塑严道古城,一座集观光休闲、康养度假、黑砂产销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中国黑砂城”正加速崛起。

    齐白石先生曾刻制过一枚“家在清风雅雨间”的篆文印章,印语是对荥经县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高度概括,也是对青山伴舞,绿水欢歌的荥经的极高评价。如今,站在新的出发点上,荥经正向着建设幸福和谐之城大跨步迈进。

当前:A4(2022年05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