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打造“济困助残”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实习记者 罗园


    

       志愿者们合唱公益歌曲《爱的哆来咪》

    志愿者们陪老人过生日

    志愿者们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走进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家庭,陪伴孩子们过“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往偏远山村,救助孤寡老人、贫困妇女;资助贫困孩子,帮他们实现上学的愿望……这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济困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日常。

    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成立6年来,会长苗文娟和600余名志愿者的足迹走遍翼城县的9个乡镇、151个行政村,行程上万公里,他们资助帮扶1800余人,发放80余万元爱心物资,惠及上万人,团队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1000个小时。

    5月11日,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翼城县“济困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扶贫助老,爱心绵延暖深山

    “亲爱的苗阿姨,您好!我母亲早逝,父亲体弱多病,家中仅有三亩薄田,根本无法供养我们姊妹三人上学,如今我又面临辍学……”2001年10月,苗文娟收到隆化镇北捍初中学生小仙金(化名)的一封求助信,信中的内容深深牵动着苗文娟的心。彼时的苗文娟已是一位企业家,一直盼望着回馈家乡。

    苗文娟很快赶到小仙金家中了解情况。她搂着小仙金说:“孩子,别担心,阿姨会一直管你上学到大学毕业,有经济能力、能自立为止。”从那以后,苗文娟资助小仙金从初中、高中一直上到大学毕业,如今的小仙金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正是那次经历开启了苗文娟的公益之路。此后20余年,苗文娟出钱出力,用爱心托起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一个个贫困孩子在她的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单薄,汇聚点滴方能形成向善洪流。随着时间推移,跟随苗文娟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她便发起了日行一善公益活动,专注帮扶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2016年,苗文娟发起成立了翼城县日行一善慈善服务队,并将县城内自家的一套两层楼门面房无偿提供给团队使用。2018年,苗文娟又将服务队正式注册为翼城县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制定协会章程、架设组织机构、完善服务流程、设计协会标识、购置统一服装,使团队志愿服务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

    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多方筹备爱心物资、招募爱心理发师、爱心摄影师等,多次走进偏远山村,义务为贫困、残疾、孤寡老人送去爱心生活用品,为他们打扫房间院落、免费理发,开展文艺汇演等公益活动。

    苗文娟告诉记者,这些年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当看到老人的家里没有水,志愿者们赶紧帮忙挑满;快下雨时,看到老人院子里的麦子还没有收完,志愿者们连装带拉帮忙收麦子;冬天到了,志愿者们给老人家里挂上棉门帘;快过年了,志愿者们给老人准备满满的年货……一个个暖心之举,让身处困境的老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阳光助残,点亮困境孩子童年

    在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帮扶的对象中,除了老人,残疾或困境儿童也是他们长期关注的群体。

    瑶瑶(化名)是一位成骨不全症患者,这一病症又被称为“瓷娃娃”。为了给她看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她留给奶奶照顾。忍受着病痛折磨的瑶瑶成绩优秀,多才多艺。好心的校长帮她申请国家救助政策,又联系到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志愿者们在核实了瑶瑶的情况后,为她筹集了5000元爱心款,送去励志图书、衣物、玩偶、台灯、食品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并长期帮扶瑶瑶。从那天起,瑶瑶的生活里便多了美丽的“志愿红”。

    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还走进多个乡镇山村,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开展心理辅导等活动。

    2016年9月,志愿者们在一次活动中了解到,浇底乡上沟北村有一户特困残疾家庭。16岁的玲玲智力低下,她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患有重度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想把玲玲嫁出去。苗文娟和志愿者们反复给玲玲的家人做思想工作,同时联系翼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随后,他们又陪同玲玲的父母参观了学校的教室、食堂、宿舍……玲玲的父母当场同意,让孩子上学。“那一刻,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苗文娟回忆,志愿者们随即给玲玲办理了入学手续,购置生活用品,并承担上学后的所有生活费用。为了学校和家长联系方便,志愿者们还筹钱给玲玲的父亲买了手机。

    从此,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和翼城县特殊教育学校结缘,那里的孩子成了志愿者们心中的牵挂。每年,志愿者们都会定时去看望那里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开展活动,陪他们玩耍。

    在今年第32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5月13日,翼城县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联合翼城县残疾人联合会开展了“关爱农村困境家庭、助力残疾学生成长”志愿公益活动。志愿者分4组走访慰问9名农村困难残疾学生,为他们送去夏凉被、床单、蛋糕、牛奶等慰问物资,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个残疾学生的心灵。

    “扶贫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残疾人最渴望的就是得到社会的理解、尊重、支持和关爱。”多年来,苗文娟和团队帮扶残疾儿童200余人。

    爱心传递

    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志愿服务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苗文娟看来,志愿服务、爱心传递,要靠大家携起手来,才能越走越远。

    王墨林是“济困助残”项目中的一位受益者,也是一位志愿者。自高中起,他就利用节假日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大学毕业回乡后更成了团队中最活跃的志愿者。“‘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理念,已经融入我的生活。”王墨林说。

    理发师薛全林在县城繁华地段开了一间美发店,一有公益活动,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放下生意自带工具随队前往。

    “‘奉献爱心、快乐自己’是我最深的体会。”每次公益活动,志愿者白波涛总是冲在第一线,他决心跟着日行一善团队将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在苗文娟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医生、护士、警察、个体工商户等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济困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中。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到偏远山村资助孤寡、特困、残疾老人,为老人送去爱心善款、衣物和生活用品,并为老人打扫破旧房屋,换上崭新的被褥,穿上新衣,清理陈年的垃圾,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弘扬真善美。

    近年来,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济困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山西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山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扶志扶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苗文娟获评“中国好人”“山西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别说我只是尘埃一粒,心与心靠在一起,就能听到爱的哆来咪;别说我只是微光一米,手与手拉在一起,就能跳出爱的咪来哆……日行一善,心中默默念;善行一生,行走天地间。”正如日行一善志愿服务协会的公益歌曲《爱的哆来咪》中唱的那样,协会的600多名志愿者用行动和坚持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

当前:A1(2022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