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一束线,一只巧手上下翻飞,一只可爱的绿色小马逐渐勾勒成形……5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的“女红工作坊”,社区居民孙艳正熟练地做着针线活。
“这个针织的绿色小马最近特别受欢迎,前几天就有人向我们工作坊预订了十几只。其实做这个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可,让我们很受鼓舞!”作为最早一批参与社区“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的乡村妇女,孙艳坦言,是“红莓姐姐”帮助她找到了兴趣点,实现了自我价值。如今,她也完成了多重身份的转变,不仅成为村里女红兴趣小组的召集人,还是附近小学受学生欢迎的刺绣公益课老师。
如何让乡村女性走出家门,实现自我价值?2019年,在长丰县妇联的支持和引导下,马郢社区的马郢计划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起“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马郢社区为试点,建立“通识+才艺+技能”课程体系,成立“赋能人(公益导师)+召集人(本地志愿者)+成员(乡村女性)”小组,为乡村女性注入“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自身之美”的自主发展能量。
“关注乡村女性的精神需求,让每一种需求都被看见。”该公益项目负责人丁琳静告诉笔者,项目旨在汇集各方力量和资源,助力乡村女性素质提升和深度赋能。
马郢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起步较早,相对丰富的公益资源成为“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孕育发展的深厚土壤。他们一方面利用已有的志愿者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平台广泛招募志愿者作为赋能人,教授乡村女性才艺与技能。发展过程中,一些组织力强、参与度高的乡村女性则作为召集人,连接志愿者与乡村,带领各兴趣小组开展日常活动。这种“赋能人+召集人+成员”的模式,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机制,激活了各兴趣小组发展动力。
该项目在马郢社区实施以来,近20名志愿者围绕通识、才艺和技能课程体系,陆续为马郢社区留守女性开设了1个工作坊、7个兴趣小组,即乡村女性成长工作坊,戏曲、高跷、女红、摄影、美食、文艺和园艺小组。累计开展各类赋能课程和活动200余场。各小组赋能成效明显,摄影小组成功举办乡村女性摄影展,文艺小组多次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并受邀参加省级电视台节目录制,女红小组实现自主创业,平均月收入增加近千元。
每到傍晚时分,马郢社区广场上都是跳广场舞的人群。“以前跳舞,大家都是跟着网上自学。这两年,来自艺术团体的志愿者们定期指导我们学习民族舞、现代舞等各种舞种,大家都学得可带劲了,甚至还参加了好几次正式演出。”马郢社区居民马道英坦言,过去社区的姐妹们休息时间常常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如今都争相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打牌的明显少了,家庭也更和谐了。
2020年以来,“红莓姐姐乡村女性成长计划”项目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600小时,项目因成本低、需求高和成效明显,具有可推广和复制性,已在长丰县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县里已成立了3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乡村妇女服务。”长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心副主任贺东旭告诉笔者,该县已连续两年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用“真金白银”支持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