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县和平乡:党建引领 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林洛  马丽君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党委立足于本地实际,将基层党建作为统领基层工作的“导航仪”,借助乡村振兴之东风,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动力”。坚持以“抓党建、带班子、谋产业、促发展”为思路,以“立足特色、分类指导、协同发展、整体推进”为原则,推行强村带弱村,实现齐头并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真正让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乡党委立足各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模式打造小高陵红色旅游基地,以梯田景观为依托,充分挖掘历史人文、乡土风情和农业资源优势,建成集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依托小高陵党性教育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打造“一点四星”党建示范区党建品牌,积极引导周边大高陵、马家湾、尕庄等村参与到党建示范区的建设当中,按照“能发展、有收益、益群众”的思路,增加辐射面,依“地”生财、借“水”挣钱。实现了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增收,顺利带动大高陵、小高陵、马家湾和尕庄等14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

    支部联建帮扶车间,实现收益长效增收。本着“送岗上门、解决就业”的目的,茶汉素村创办了集装袋加工生产扶贫车间,采取“公司+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的运行模式,破解部分留守困难群众增收难题,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稳定脱贫的目的。项目现已建成,投入使用后可解决就业岗位50人以上,年度人均收入增加3.6万元,为脱贫户闲散劳动力解决就业增收180万元。

    因村制宜创新机制,深挖潜力,实现“双赢”。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调动各村主观能动性,因村制宜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和平乡曲布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建立“支部+双帮+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为目标,探索新制度、创新新机制,促进集体土地、经营主体、后续产业“活起来”,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由党支部成员牵头领办的种植、养殖、供销服务三个合作社,将合作社变为发展产业的经济实体。经过近几年的扶持发展,种植合作社连片种植100亩荷兰豆、娃娃菜等无公害蔬菜及600亩油菜籽,产生经济效益50余万元;养殖合作社养殖牛35头(包括奶牛10头)、羊300只,流转村民闲置草场3000亩,实现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双赢局面。

 

当前:B2(2022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