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纪实
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第六届文明城市。近年来,漯河市以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主要任务,全市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背景下,立足自身文化建设和治理工作实际,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党建、践行、宣传、示范“四项引领”;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壮大、人文活动开展“四个推进”丰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统筹乡镇、村两级同步协调发展,让文明乡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四项引领”赋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漯河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党建、践行、宣传、示范为工作抓手,激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突出党建引领。各乡镇和行政村均已建立以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班子成员(村“两委”委员)为副所(站)长的组织架构,乡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7个,行政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74个,实现了全域覆盖。
突出践行引领。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这条主线,在全市招募党史宣讲志愿者,组建宣讲队249支,以流动课堂、云上直播、家庭小讲堂等为载体,走进乡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红 礼赞百年”志愿者讲党史活动500余场次,受众3.4万余人次。
突出宣传引领。全市乡镇主干道、村室广场等显要位置均绘制(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二十四孝”、道德古训、村规民约、“红白事”指导标准等墙体画(宣传栏),制作移风易俗、文明城市创建喷绘等。设置村镇“善行义举榜”,利用村内“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新风户”的先进事迹对群众教育引导。
突出示范引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情关爱和服务群众,用过硬党风示范带动群众引领乡风民风。各乡镇(村)全体党员常态化参与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工作,坚持组织党员每天夜间轮流治安巡防。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向联系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以“四个推进”长效丰润文明乡风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各乡镇特色,打造以街头游园、乡村森林公园为“绿点”,以路、沟、河、渠为“绿线”的乡村绿景,提升村庄绿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风貌,以林造景、以景育人。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拉网式排查,对未改造的农户厕所分类施策,稳步推进三格式、水冲式规范化建设,并加大现场技术指导和督查力度,做到应改尽改、严格质量把关。
推进集体经济壮大。各乡镇分别依托林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特色民宿、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挖文旅资源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滋养,讲好特色故事,开拓新时代休闲养生文化内涵,以丰富文化底蕴为实现乡村振兴赋予精神力量,以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反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人文活动开展。各乡镇充分深挖历史文化底蕴,结合“一乡一品、一镇一景”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项目实施相结合,把乡镇本土特色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以督促改,狠抓镇容村貌提升。与各县(区)文明办及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形成治理合力,推动工作开展,实现利益共享。围绕车辆乱停乱放、小广告乱贴乱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动态难点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指导乡镇采取专人专门负责清理小广告;组织乡镇有限力量采取劝、贴、锁、拖等措施规范车辆乱停乱放;划分临时售卖点集中管理流动摊贩等多种措施,全力提升乡镇管理水平和经营秩序。
选树先进典型,培育文明风尚。在全市开展省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创建整改提升行动和在全市进一步推进“星级文明户”认领创建行动两大专项行动,去年全年完成全市19个省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整改提升工作,召开漯河“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现场观摩会,“星级文明户”认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十星级文明户”4500户,打造了8个“星级文明户”市级示范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光荣榜”人物宣传选树活动,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漯河市“乡村光荣榜”人物宣传选树活动的通知》,设置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创业好青年、群众组织好会长、好乡贤等15个类别,评选出“乡村光荣榜”人物市级54人,省级5人,县级及以上累计10389人。
如今的漯河市,城乡面貌焕发生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身边好人层出不穷,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汇聚,漯河市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力谱写绚丽多彩的文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