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三夏”的新鲜事
和光

    6月的大地,麦浪翻滚,田园流金,到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从长江之滨到黄河两岸,从潼关到山海关,广袤大地上,收割机钢铁洪流奔涌,金黄麦子颗粒归仓。眼下,夏收已近尾声,让我们走进广袤大地,看看今年“三夏”的那些新鲜事。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  看小麦亩产新纪录

    风吹麦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不断培育出抗病抗旱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近日,我国自主选育的多个小麦新品种传来喜讯,为今年我国小麦丰收积蓄了底气,提供了关键支撑。

    亩产801.72公斤,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新纪录。6月9日,在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活动中,我国绿色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平均亩产达到801.72公斤,刷新了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济麦44”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的关系,具有广适、抗病、抗逆等优点,在众多强筋小麦品种中表现优秀,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自2018 年通过审定以来,截至2021年秋播,已累计推广1225.92万亩,连续两年成为山东省第一大强筋小麦品种。

    亩产601.6公斤,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纪录。6月3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镇试验站,“渭麦9号”示范田迎来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601.6公斤,创下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纪录。“渭麦9号”由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经实践证明,该品种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是一个抗寒、抗旱、抗干热风的优质品种。

    亩产659.52公斤,全国旱地小麦高产新纪录。6月8日,我国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22”,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达到659.52公斤。“洛旱22”是洛阳农林科学院自主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已在全国推广100万亩以上,旱地小麦亩产突破600公斤,已经达到高标准农田小麦高产水平,这不仅验证了“洛旱22”的节水抗旱特性,也是旱地小麦栽培技术的突破。

    亩产460.98公斤,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6月5日,在平均3.75 ‰中重度盐碱度,一水未浇的情况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庄村的一块盐碱地里种植的小麦品种“济麦 60”测得亩产达到460.98公斤。

    能在处处可见碱蓬和白色盐碱斑的环境下存活下来,而且没有任何病害,产量还高出以往100多公斤,让老麦农都直呼不可思议。“济麦 6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专门针对旱地、盐碱地培育的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近日已通过国家审定,它在山东省和国家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7个点以上,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最大特点是水旱兼用,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好种子带来好收成,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好工具带来好收成  夏收用上了新家当

    当你坐在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的办公室里喝茶时,屋外地下30厘米处的墒情传感器正不知疲倦地收集着“情报”,“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传感器发出提示。

    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十几秒的自动研判后,向田间自走式水肥一体喷灌机发出指令,喷灌机开启精准浇水作业。

    为实现对农业生产和科研育种的智能感知、预警和分析,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打造了这家生态无人农场。

    麦收季节,工作人员仅需设置好经纬度坐标,无人收割机就开始作业,遇到障碍物自动避让,走到地头自行转弯,满仓后会停到一旁自主卸货,然后再回到地里继续收割作业……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林生介绍,农场的上空,有多台无人机搭载高光谱、多光谱分析仪,对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情况实施监控;搭载多光谱相机和智能3D成像相机快速掌握倒伏率、成熟度、亩穗数等数据。“过去测量小麦株高、倒伏率等全靠人工,不仅累,而且准确率不高,现在无人机飞一遍,准确率几乎百分之百。我们将大数据导入系统,比对不同小麦品系的优劣性,能为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提供决策。”他说。

    借力高科技,新农人实现通过集成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实现无人农机的远程控制、作业监控、路径规划等,利用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时获取无人农机的高精度地理信息。

    无人驾驶收割机是河北省石家庄辛集市今年小麦夏收的一大亮点,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为确保三夏生产有序开展,辛集市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692台,机收率在99.5%以上;投入玉米播种机2331台,玉米机播率在95%以上。石家庄赵县光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河北省首家“无人农场”项目赵县示范基地,合作社通过运用“农机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使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从种到收智慧管理全覆盖。无人路径规划和精准作业控制,可以实现农机24小时无人化作业,在节省5%的种子、20%的化肥、10%的农药、30%的人力的同时,实现低损高效的收获。

    为了提高麦收效率,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金福临合作社引入的农机合作社管理云平台,利用北斗导航、GPS定位地块分布、无人驾驶等技术,高效收割,大大缓解了以往人力投入大、收割效率低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5G农机、物联网正成为我国农村的新家当。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和作业模式正在改变,化肥农药过度施用导致的大气水土污染等问题正得到解决。中国农业正朝着生态化、高效化、智慧化快速发展。

    今年河南省多地提升“三夏”期间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优化智慧农机装备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今年夏收,河南全省小麦机收率达99.7%,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1.2万台。

    而在江苏,智能化农机、网络化协作……江苏各地以科技手段为“三夏”大忙添助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奏响数字化夏收夏种协奏曲。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过去,农民收割小麦时备受煎熬。而在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蒋一村,农机手宋杰只需按着手里的遥控器,智能联合收割机便秩序井然地收获着成熟的麦子。“在农田四周进行定位,收割机会自动生成路径,只需轻按遥控器,无人农机就会沿着路径自动进行收割,大大压缩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宋杰介绍,相比普通联合收割机,无人收割机的速度提升了20%,50亩地的收割作业,一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小麦收获后的秸秆处理是个难题。6月13日,在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部分田块,部分农民选择了秸秆打包离田。“这些机器可厉害了,搂草机能把小麦秸秆整齐划拨到一处,打捆机自动吸附秸秆并进行旋转、压缩、捆绑再‘吐’出来,全程解放‘双手’。”双店镇农民王大明说,支持秸秆全量还离田还能享受每亩25元左右的补助,既省事又增收。

    小麦收割期间,天气影响至关重要。为更精确地获取全省麦收进程,江苏省气象部门利用卫星进行遥感观测,实时获取全省麦收进度空间分布图。“借助卫星遥感等空天一体化技术,农业部门可以直观监测冬小麦的收获区域和进度情况。”江苏省气候中心农业气象服务专家任义方说,根据观测到的冬小麦已收获和未收获区域的分布情况,再结合未来全省降水落区和时段的预报结果,气象部门可以预判受降水影响的麦田种植区域,以便农业生产管理部门、种植大户合理调配机械,及时抢晴收获。

    “无论是小麦收割环节,还是割后的作物烘干、秸秆处理环节,卫星导航、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展身手。”6月6日至8日,中国农科院夺夏粮丰收江苏专家组成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孔伟考察扬州、泰州、盐城等5座城市后表示,多地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均与各级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开展密切合作,选用高产优质新品种,加上拔节期、灌浆期合理运筹肥水、恰当施药,不少田块创出600公斤以上的单产记录,亩产平均可达425公斤,显示了粮食增产的强大科技助力。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大乡村对接“云端”,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正改变着农业生产,也改变着农村生活。

    好把式变身“新农人”  开启新的人生路

    麦收刚刚结束,看着一粒粒金黄的麦子,86岁的老农机手韩敬法站在山东滕州市级索镇前韩村的田间地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人感慨道:“现在跟当年不一样了,处处都是高科技。”

    截至6月16日下午5时,山东已收小麦4993.2万亩,占应收小麦面积的83.2%,其中枣庄市麦收已基本结束。韩敬法一家的新丰家庭农场,刚刚结束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忙碌。

    韩敬法的女儿韩孝红,今年51岁,是目前新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家中的第二代农机手。

    “我父亲那个年代,割麦子等农活全靠人工,麦收既耗时又费力。1996年,一家人东拼西凑,又借了一部分钱,花费1万元买了一台拖拉机,犁地松土终于不再用牛了。”韩孝红说,他的父亲从此成了家中第一代农机手。

    韩敬法老人说,过去家中只有十几亩地,地里的收成要解决家庭温饱,全家的收入并不多。女儿韩孝红从2014年开始,承包了村里的400亩土地,开始搞起规模化种植,家庭收入逐年增高。

    “我把村里搬迁后留下的土地承包后进行复垦,当时土地肥沃度不行,地里石头、砖头、瓦块很多,又没有钱一次性整理好,只能慢慢修复。”韩孝红说,2014年后,家里又购置了几台农机,一边整理土地,一边搞种植,她也因此开上了拖拉机。

    韩孝红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有了机械设备,但是很多工作还需要人工,尤其是土地的浇灌,要雇几十人,在地里拉水管,一处处浇水,几百亩地要一个月才能浇完,不论是开拖拉机还是地里的农活,忙下来都要满头大汗。

    “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就方便多了,我妈常说,我们是全智能化设备,只要按个按钮就行。拖拉机里也有了空调,舒适多了。”韩孝红的儿子韩鲁玉说,作为家里的第三代农机手,如今耕种已经变成自动化操作,打药都用无人机,浇水也改成了喷灌,两天就能完成过去一个月的工作。

    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农民有了新身份,他们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闯出了致富新路径。

    徐金玉没想到自己能从农民变身成为一名网络主播。徐金玉今年39岁,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兴家园,一个黄河滩区迁建社区。过去,徐金玉常年在外打工,这两年,在街道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下,徐金玉学会了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老师手把手教,免费学习,我学会了网络宣传销售。在家门口,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卖茶叶,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现在自己当老板。一开始发货雇2个人,现在雇4个人都忙不过来呢。”她开心地说。

    “你能看出来我现在手里拿的是两个品种的西红柿吗?这种色泽红润的是市面上常见的普罗旺斯,这种色泽偏粉嫩一点的是草莓西红柿,也叫水果西红柿……”6月16日早上8点,在名为“鱼米三家村”的抖音直播间,程玉姣正在为粉丝们介绍刚从“鱼菜混养”大棚里摘下的西红柿。不止传统的种植养殖,程玉姣还经营着直播这项“新农活”,一部手机成为了“新农具”,而身后的“鱼菜混养”大棚就是她的“直播间”。今年25岁的程玉姣是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党支部副书记。2019年留学回国后,她选择了返乡创业发展“稻鱼菜综合种养农业”。去年,程玉姣在抖音平台上利用自己的专长开通了双语直播,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为家乡代言,宣传晋祠大米及各种农产品,既留住了乡愁,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不仅是直播,端起新饭碗的农民专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大喇叭、志愿者、村道上排队做核酸的村民……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里,与泥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王化芹在认真画着一幅新作品。“这是一幅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品。我们农民画,画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王化芹今年51岁,生活在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兴旺村,家中世代务农。2016年4月,她参加了青州市组织的免费农民画培训,零基础开始学习。从此,她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开启了新的人生路。青州农民画是中国农民画的重要流派之一。这几年,王化芹成立了益荣农民画院,带领更多的乡亲在农忙之余画农民画。目前,青州农民画已走出山东,足迹已至河北、江苏等省份。“日子越来越好,我越画越有奔头。”王化芹说。

    如今,农业已不再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种植养殖,而是被赋予更多意义,生发出新功能。

    几天前,山东省高青县菁盛桑蚕基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波游客——学生和家长。伴随着技术人员的解说,学生们对丝绸技术的历史、缫丝的原理和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传统的手摇纺车前,学生们尝试着让蚕丝在指尖飞舞,体验缫丝的乐趣。

    桑园里,碧绿的树叶下挂满了熟透的桑葚。同学们采摘桑叶,将喂食、除沙的养殖细节认真记到本子上。高青县实验中学初一学生张雅露说:“蚕的一生只有短短46天,却能抽出1500米的蚕丝。在这里,我看到了蚕丝和用蚕丝做成的产品,更体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6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经建乡头道村内,宾县毛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芍药花开满园,竞相绽放,引来游客赏花游玩。就在芍药园边,一座寒地芍药博物馆和一片特色民宿区也在规划设计中……围绕着建设“创意设计之都”,宾县提出了“南有洛阳牡丹,北有宾州芍药”的目标,在推动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生态农业,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展示宾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农副产品,打造自然风光、休闲娱乐的新业态。借“鲜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活跃在田间地头。这些“新农人”既下得了地,也吃得了苦,更能主动学习新技能,他们用自己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多渠道带领乡亲们共奔致富路。一批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

当前:A4(2022年06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