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哥·刹一脚”爱心驿站
“暖蜂驿站” 转角巴士
“暖蜂驿站”转角巴士内部
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奔忙于城市各个角落,穿梭在人潮之中,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于一座城市而言,对户外劳动者的关爱,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也显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全国多地纷纷打造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目前,这些爱心驿站的具体成效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状 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
日前,记者来到成都市锦江区宏济新路上的“小牛哥·刹一脚”爱心驿站。这是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驿站,面积约30平方米,内设微波炉、冰箱、饮水机、医药包、桌椅等设施,为户外劳动者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诸多实际困难。除了能提供喝水、热餐等生活服务外,还提供书籍报刊阅读、政策宣传、观影休闲等文化服务。驿站内还设有供户外劳动者放松解压的心灵驿站,以及提供法律咨询等功能的小牛哥智能应用平台。
赵明阳今年29岁,是工作在锦江区宏济新路周边区域一位外卖骑手,以前在冬天,不能及时吃上一口热饭是常有的事儿。“小牛哥·刹一脚”爱心驿站的建立,让他和周边的外卖小哥们在冬天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还能在炎热的夏天坐在空调房里歇歇脚。“驿站内环境舒适、设施齐全,十分方便。”赵明阳说,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驿站附近还设有更换电瓶车电池的设施,很是方便。
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党群科负责人余映告诉记者,街道在整合闲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小牛哥·刹一脚”爱心驿站为快递物流从业人员提供职工互助保险、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联合多家外卖企业,组建起一支规模600余人的“小牛哥·先锋车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禁毒先锋”宣传、“爱心跑腿”结对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在四川各地,像“小牛哥·刹一脚”爱心驿站这样为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的爱心驿站还有很多。绵阳市游仙区六里村附近的“零工爱心驿站”,集候工、休息、互通用工信息等功能于一体,让零工“有处候工、有序候工、规范候工”。在宜宾市南溪区,当地结合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网约送餐员、网约车司机、公交司机、交警、城管、建筑工人等群体的实际情况,在主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地规范化建设了11个“劳动者温馨港湾”。德阳什邡市已建成10处户外劳动者红色服务驿站,形成了全城爱心驿站“服务圈”,当地还招募志愿者在各个“爱心驿站”常态化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爱心早餐、义诊、理发、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旁边的象山国际广场转角处的空地上,一辆车身呈暖橙色、头顶两只蜜蜂触角的萌萌的“暖蜂巴士”,总能吸引过往路人的目光。巴士车厢内不仅设有休息区,还设有医疗、维修工具区,每天早上9点至晚上10点开放。
“2021年9月,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在辖区商业体象山国际广场及周边区域,集聚了很多外卖小哥,由于没有专门的休息场所,他们吃饭喝水常常只能蹲在路边。”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党建办主任冯珏告诉记者,在充分了解到这些户外劳动者的需求后,转塘街道联合中国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一辆废旧巴士改造成“暖蜂巴士”,向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并由街道聘请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维护。
问题 设施不完善、资源未得到最大化利用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部分爱心驿站还存在如场地利用率不高,配套设施更新不及时,以及在户外劳动者中知晓度不够高等诸多问题。
在采访中,外卖小哥赵明阳也表示,虽然“小牛哥·刹一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诸多贴心服务,但面积相对狭窄、不能同时容纳太多人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目前,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除了在辖区主要商业体打造“暖蜂巴士”之外,已建成了两个街道暖蜂驿站和44个村社暖蜂驿站服务网络。“虽然数量多,覆盖面广,但就使用者反馈的情况来看,‘暖蜂巴士’在外卖小哥群体中更受欢迎。”冯珏坦言,由于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不爱护环境、设施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为巴士的维护增加了负担。
“多地爱心驿站整合了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等方面的资源,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静认为,一些爱心驿站目前在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准化、运营持续化等方面仍有不足。他指出,不少爱心驿站缺少专人专岗进行管理,这就有可能导致爱心驿站不能持续发挥作用;其次,一些爱心驿站的服务不够精准,所提供的物资、服务有些并不是劳动者最需要的;最后,部分爱心驿站的运营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要想长期存在且发展下去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傅艳表示,爱心驿站的建立精细化、人文化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在户外劳动者中知晓度不高或距离他们的工作地段较远等原因,也导致一些爱心驿站出现了场地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等问题。
建议 多方合力,提供更多贴心服务
如何形成合力,打造和用好爱心驿站,服务更多户外劳动者?
“我们当然希望外卖小哥在哪里,‘暖蜂巴士’就开到哪里,这是一个愿景。”冯珏说,每年“暖蜂巴士”庞大的维护费用均由街道财政支出,要想把“暖蜂巴士”的模式推广下去,仅靠街道的力量难以维持,如果能得到相关部门以及爱心企业的支持,当然是最好的。
李静认为,首先,在打造爱心驿站时,应把现有的一些设施和场地整合起来,并拓宽服务人群,服务范围覆盖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实现服务人群多元化以及服务项目多样化、精准化;其次,要做到爱心驿站的运营、使用、资源、人员、检查、评估等方面规范有序;最后,要做到爱心驿站的共建共享,一方面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民众各方都要参与进来,政府通过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资金支持,社会组织通过技术、服务支持,公众通过参与服务,把爱心驿站打造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品牌项目,成为爱心接力的便民服务平台。
傅艳表示,爱心驿站一定要做实做细,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加强宣传,提高爱心驿站在户外劳动者的知晓度;还要多做调查,梳理出群众的真正需求所在,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善驿站功能。有一部分爱心驿站设有专职人员维护运营,建议针对这些专职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以便更好地发挥爱心驿站的服务功能,力争让每一个爱心驿站都能履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使命任务,服务好人民群众,传播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