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市:“四个一”让文明之花绽放在苍洱大地
周应良  张孝双  杨雪婷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以巩固提升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工作为抓手,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洱海保护、绿色发展、文化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联动推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评估验收中获评优秀等次,以“四个一”举措让文明之花绽放在苍洱大地。

    下好“一盘棋”,建强实践阵地“金字塔”。聚焦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建成由1个中心、13个所、145个站、N个文明单位为点的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法律服务等六大平台,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全覆盖。搭建“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互联网管理体系,通过云平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文明实践工作进行流程化、数据化、系统化管理,最大化发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功能。按照“1+9+13+145+N”的模式,建强1个志愿服务总队、9支市级专业志愿服务队、13个所支队、145个站大队的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志愿者团体687个,注册志愿者11.4321万人。

    健全“一体系”,构筑运行机制“硬支撑”。聚焦领导决策、日常运行、督导管理三个方面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机制体系,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市级领导任副主任、市级4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定《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职责》等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大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建立“全年统筹、月初提醒、月中督促、月末通报”的活动机制,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事前指导、事中参与、事后总结全链条、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活动最大化效应。

    贯穿“一条线”,培育文明实践“新风尚”。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持续厚植文明沃土,培育文明新风。2021年以来,市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201场次,受教人数31000余人;建成3个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展示馆、1个主题公园和1个主题长廊,评选市级文明村镇77个、文明单位239个、文明校园113个、文明家庭223户,选树各级道德模范95人;市级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大型群众文艺演出活动132余场次,演出节目940余个,观众超10万人次;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劝导11000余次,集中宣讲700余场次,刊播新闻1700余条次,发放宣传资料28万份;指导144个村居修订村规民约,实现遗体100%火化、100%进公墓或骨灰堂集中安葬。

    凝聚“一条心”,打造志愿服务“金品牌”。聚焦群众需求,树牢品牌意识,突出大理特色,探索建立“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900余场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20万余人,服务时长48万余小时;大理市“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洱海志愿服务”项目和海东镇向阳非遗文化传承演唱团项目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打造了大理大本曲理论宣讲、连续开展16年的“爱心送考”、连续开展14年的“百名书法家万对春联贺新春”、连续开展8年的“三清洁”、连续开展7年的“洱海保护小小讲解员”等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实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当前:A2(2022年07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