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好文博事业,展现好文化自信
 杨燕明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也已走过百余年春秋。近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用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从陆、海、空不同维度立体式展示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据7月11日《人民政协报》)

    从记载历史的竹简木牍到历经沧桑的秦砖汉瓦,从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到工艺精湛的陶瓷器皿……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博物馆,近年来不断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些年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文物与博物馆,逐渐走近人民群众,融入百姓生活。这背后,不只是因为绝大多数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更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觉醒。

    文物的存在,既是对历史的一种见证,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映照。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文物承载着过去的灿烂文明,不仅传承着历史文化,也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以透过历史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周期律,可以更好地指导现实。文物与博物馆的存在,就是很好的基因库,其涵盖内容之广,映照现实之深刻,无法用文字很好地表达与呈现。更加重要的是,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一旦丢失,就再也找寻不回来了。

    文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发扬。让文物与文化遗产走入“寻常百姓家”,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操作。而博物馆本身,也是一所“大学校”,这里包罗万象,有古今中外的很多“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对博物馆这个“大课堂”来说,也是如此。对各个博物馆来说,为推动文博事业更好地发展,必须讲好博物馆的特色,挖掘亮点,让博物馆里面珍贵的遗产“活起来”。

    文博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守正创新。文物本身不会“说话”,也不会“宣传”,那么在传承与发扬上,就需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灌输式传递,而应该守正创新。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的走红,故宫文创产品的热销,河南电视台《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节目的出圈,足以证明,要让文博事业更好地发展起来,需要不断地创新,展现中华文化之魅力,展现中华文化之自信。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各种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结合起来,并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加强文物保护,这早已是社会共识。就眼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要全面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地发扬传承,不断地守正创新,不断地展现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当前:B4版(2022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