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压抑孩子表达
赖春明

    压抑孩子表达,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孩子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家长要尊重孩子表达权利,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注重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过度控制孩子表达的自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表达能力的提升,不能单靠听别人说话来实现,最主要的还得靠自己多说话,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家长应注重给孩子创造各种探索周围环境和有趣事物的机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并给孩子提供自由表达自我认知的机会。尤其应让孩子多游戏、多活动、多接触新的环境,以充实孩子的生活、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认知。孩子的眼界开阔了、认知丰富了,词汇自然而然就会日益丰富,表达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指导孩子正确表达。孩子表达能力的提升,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可以让孩子少犯错误。有教育家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家长应多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多和孩子对话交流,并指导孩子清楚明白地表达,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适当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想法和意愿。也可通过激励指导孩子读儿歌、背古诗、讲故事、做游戏、表演节目等,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结合孩子进行的活动,启发孩子叙述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特色等,通过其自主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同时,还可以通过主题谈话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孩子看图说话,把已经讲过的故事复述出来,让孩子自己学着讲故事,背诵或演唱儿歌,有助于孩子记忆力、理解力和领悟力的提升。

    引导孩子适度表达。孩子表达也很有必要把握好分寸,注意“时、度、效”。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跟他亲近的人进行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与交流。家长应从小引导并激励孩子和家人交流。交流中,家长应相机提醒并指导孩子注意表达适度,尤其应提醒孩子,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还得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周围的对象,注意“该说不该说”、注意“怎么说”。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说话时把握好对象、把握好口气、把握好尺度,力求做到“恰到好处”。

    激励孩子精准表达。说话的能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语言表达看似比较简单,其实很有讲究。家长一方面不可小视孩子的语言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应从小引导并要求孩子坚持用普通话说话,以便顺利实现与学校老师教学用语及课后语言交流的自然衔接。同时,应引导并激励孩子说话时力求做到发音准确、表情自然、口齿清晰、音量适当、语速适宜、表达准确。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对孩子的表达,父母应耐心倾听,对孩子说得清楚的地方,应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发孩子说话的激情与动力。在和孩子进行口头交流的过程中,应注重丰富孩子的语言和相应的词汇,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和表述,指导并激励孩子尽量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感情,力求让孩子的语言表达由说得出、说得来,向说得正确、说得精准进步和提升。

当前:未成年人6版(2022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