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比荣誉”
曾永强


   

    儿子最近“变”了,变得喜欢用“挑战”这个词语了。

    期末考试结束,他向我挑战:比奖状,比荣誉。儿子的突发奇想,时常会让我措手不及,但我已经习惯。

    这个挑战倒真是把我难住了。虽然工作上依然努力上进,但是近年来我获得的荣誉证书却屈指可数。可是,我怎么能够放过这个教育的良机呢?于是, 我试探性地提出了条件:用近两年的证书和他一学期的奖状比,谁多谁胜出。没想到他同意了,理由是“本次期末考试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想和你玩个游戏刷刷存在感”!

    于是,约定比赛规则:在阳台上,父子两人轮流出场,每人每次展示一张奖状或证书,并且说清楚获奖事由,一方没有奖状或证书时比赛结束。为了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我们特意邀请了孩子妈妈全程录像留证。

    比赛最终以儿子多出三张证书而胜出,在我的提议下,儿子和我各拿一张奖状面对手机镜头整齐说出结束语:我们快乐“比荣誉”,父子一起共成长!比赛的视频,经过精细编辑后,我发在朋友圈以示纪念。

    其实,儿子现在能经常“挑战”我,和我一起玩“比荣誉”这种游戏,背后,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辛酸过往。

    儿子今年读三年级,一二年级是在一个民办学校就读的。因为当时工作、家庭等诸多原因,二年级那一年,我坚持把儿子送进学校住校。也就是在那一年,儿子“变”了,不喜欢和家里人交流,脾气暴躁,爱哭,胆小懦弱……我甚至能从班主任及相关老师的描述中,看到一张“问题学生”的标签在他的身上忽隐忽现。在与相关老师反复沟通无果后,加上一些不愉快的插曲,我一“任性”便把他转到了现在的学校。

    新的班主任是一个年轻女老师,阳光青春,给人很热情的感觉。把儿子送到她面前的时候,我刻意回避了转学的原因以及儿子存在的“问题”。我相信,在我和老师的鼓励下,儿子的情况一定能够改善。

    确实,新的班级老师想法多,且敢于付诸实践。比如班主任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晚睡阅读、早起晨读、家长课堂,数学老师开展的数学演讲,英语老师开展的英语趣配音,音乐老师开展的课堂才艺展示等活动,无一不是对孩子综合素养的锻炼。我还特别欣赏班主任老师对孩子那种“赤裸裸”的爱和“夸张”的鼓励,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妙招,我也从中学到了几手,比如跟儿子“比荣誉”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还是儿子提出来的,我觉得每个学期都可以跟他比一比。

    当然,之前的阵痛我和老婆不敢忘记,我们轮流监督儿子每天练字,陪着儿子每周到郊区野外或公园朗读,给他购置大量书籍,带着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为良策。儿子“变来变去”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教育最有力的武器,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当前:未成年人6版(2022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