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散彩映碧空
——《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序
朱丹枫

 

    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创造史。有的人创造历史,有的人记录历史,记录历史的最后也被历史记录,如此循环往复,就积淀下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形成个性鲜明的文明纪事。这也许就是历史学的价值和乐趣吧。

    我早知道成都大学万平教授这些年一直在做川剧艺术家口述历史记录工作,也拜读了诸卷,收获不少,感慨颇多。在这样一个喧嚣时代,能静下心来从事这样一份“冷门”事业,填补川剧历史记录的空白,实在让人敬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么快又把焦点对准了梅花奖获得者。要知道,至2015年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川渝两地共有24位川剧表演艺术家获此殊荣,其中除了晓艇、刘芸外,大都属于事业的当打之年。这么急急慌慌给他们做口述史,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待我认真读完手边的《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一下释然了。也许,正是因为长期做川剧老艺术家的抢救性口述历史记录工作,让万平教授深感川剧顶尖艺术家活态传承记录的重要性、紧迫性:他们不想因为任何意外,再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这样的紧迫感,正是身处巴蜀大地的文艺工作者,对守护传承川剧艺术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其实,他们在记录历史,他们本身何尝不也是在创造历史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川剧的传承保护,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只有社会方方面面齐抓共襄,才能让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巴蜀大地上根深叶茂、遍地开花,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

    读《川剧艺术家口述史·梅花奖得主卷》实在是一件畅快的事。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件件记忆犹新的往事,一桩桩百感交集的奇闻轶事,让我恍惚又回到了过去与大家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光,胶片般闪回起受教于席明真、魏明伦、徐棻等先生,欣赏晓艇、刘芸老师精彩演出,与铁梅、陈智林、孙普协等艺术家促膝长谈,同陈巧茹、王玉梅和胡瑜斌分享2011年四川“一炮三响”荣誉等难忘的点点滴滴。看到大家对川剧暂时面临困难的担忧,特别是读到谭继琼所在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经历的生存困境,想到现在四川的市、县一级川剧发展前景还很不乐观,我又不禁有些黯然神伤,对工作期间没有为川剧振兴发展作出更多努力而深感遗憾。当然,尤使我振奋的,还是看到这些梅花奖得主们,这些当代川剧艺术的扛旗者们,他们对川剧炽热的爱始终如一,对川剧独一无二的魅力信心满满,即使面临人才缺乏、阵地萎缩、观众锐减、经济拮据等诸多困难,他们献身川剧、抢救川剧、振兴川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未一刻缺失,一有机会,马上想到的都是拍戏、演出、招学生、培养观众这些最要紧的事。田蔓莎说:“起码在我没死之前,川剧肯定不会灭”,吴熙诘问:“如果我们‘80后’这一代不能把川剧扛起来,以后要怎么去传承它呢?”也许,这样的勇毅在现实面前略显苦涩,但这不正是川剧历300年跌宕起伏而至今犹兴的密码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提出“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方针。40年间,广大川剧人不懈奋斗,终致一批批精品力作流传,一批批优秀演员脱颖而出,一部部成熟的研究成果问世……入选本书的24位梅花奖得主,都是川剧发展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标志性人物,都在关键领域、关键行当起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多数都还在继续为新时代川剧传承创新呕心沥血,历史会铭记他们。

    万平教授采用现场采访的方法,将他们的学艺经历、代表剧目、流派传承、艺术感谢等,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对探讨川剧艺术发展创新历程,总结川剧艺术表演规律,提升川剧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川剧艺术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我们需要更多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中来!

 

当前:4版(2022年07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