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秋雨曾说,时间与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群山、长河、落日、草木等等,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你眼前,或远山含烟,或空谷幽兰,或溪涧清音,而它们各样的质地、色彩、气味、声音等各美其美地装扮着大千世界。如果此时偶遇一段细腻的文字,或一个恰如其分的词语,正好表达你心底尘封已久却无法言传的一种体验或感悟,一如在旅途中一次不期而遇的美丽邂逅。恰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叶圣陶先生有言,阅读并不“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梁启超先生说,“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两位大家都强调了读书不应想当然,而应知其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此,才是真正的读书。
会读书的人,能读出满纸情意,在平凡景物中发现生活的趣味,在细微处寻到人间的美好。
最近,读江西作家傅菲的散文集《故物永生》,有这样的文字:“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城市的房子是安放身体的,而乡间的房子是安放灵魂的……城市鼎沸,却没有温度。乡村寂寂,却浑身柔软。”“埋着最亲的人,种出吃不厌的菜蔬,这样的土,就是故土。在一个院子里,最敬爱的人,慢慢老去,老得只剩下一把摇椅相伴,一盏昏暗的灯照着旧年的木窗,便是故园。”
故物,是记忆的坐标。诚如作者所写:“每一件故物,里面都住着一个故人。我们能闻到故人的鼻息,握到故人的手,抚摸到故人的脸颊。”“每一件故物,都是一个器皿,盛放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有人把读书比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以为再恰当不过了。当拥一本有篝火的故事或写满月亮的古诗集,内心便汩汩生出一份柔软与温暖,一如诗人里尔克所写——如若尘世将你遗忘,对沉静的大地说:我流动。对迅疾的流水言:我在。
书香有味,文字不语。而读书读出来的韵味,恰如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首小诗: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
“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