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中上园5号院文明议事亭
中上园5号院楼门文化
编者按:
为巩固北京各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成效,增进各区交流互鉴,进一步宣传动员群众,近日,首都文明办在全市启动“创城在行动”文明城区创建主题采访活动,宣传各区特别是基层创建工作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讲好群众身边的创建故事,让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区创建中感受更多的获得感。
目前全市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称号的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延庆区,正在全力角逐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其他十个区坚持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势头,持续发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即日起,本报在“创建文明城市 共筑首善北京”栏目推出北京市各区创建文明城区的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北京的创建成果。敬请关注。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文明城区创建紧锣密鼓,两区建设持续发力,绿色发展生机勃发,公共服务稳步提升,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再出新考题,如何乘时代之势,奋力向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迈进,是通州区面临的新课题。为此,通州区厚植文明根基,从文明交通、老旧小区治理、“文明数治”平台等方面入手,以实打实的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城区提档升级积攒底气与实力。
“老旧小区”变身“示范小区”
行人随便进出、车辆乱停、拥堵、到处堆放杂物、垃圾满地、污水横流、邻里关系不睦……这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仓街道中上园小区2019年之前无物业管理的状况,不仅居民苦不堪言,更给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伴随着文明城区创建的激越鼓点,2019年通州区印发《关于加强准物业或无物业管理小区规范治理工作方案》,中上园小区通过比选,以“先尝后买”的方式引进物业公司后建立居民议事厅,广泛征集广大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推出“码上说”等创新工作举措,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12345市民热线零投诉、创建督办单零增长、物业费收缴百分百”的三大转变。
“我们小区居住的老年人比较多,平时喜欢积攒一些废品。时间长了,这些废品就成了楼道和公共空间堆物,影响小区环境。自从物业公司进驻之后,以高出市场价格20%的收购价回收本小区的废品,彻底杜绝了公共空间堆物的问题。”中上园社区书记宋钰说,而之前堆放杂物的空地被居民和物业人员一起搭上了葡萄架、种上了各种花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满满。
如今走进小区,崭新的门禁、道闸、保安亭,行人通过需要刷卡,车辆进出都有记录。院内甬路、绿化带看不见杂物,每一辆私家车精准地停放在车位里。小区公共区域还专门设置了集中晾晒区,建设了“文明议事亭”“文明家亭”“文明驿站”“文明画廊”“文明楼门”,一个个细微之处,彰显着文明和谐之风。
中上园小区由“老旧小区”变身“示范小区”的成功转变在通州区并非个例。近年来,在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工作中,通州区始终把解决市民身边烦心事、操心事作为切入点,将物业管理作为社区治理的“关键小事”,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创新实施“1+1+N”物业服务工作模式,全面推进居民小区文明创建对标达标工作,将老旧小区与周边小区进行打包,创设463个“物业管理单元”,逐步规范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使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守序红绿灯”让出文明好风尚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您耐心等待,退回到等候区。”“绿灯亮了,请您安全通行。”“为您的文明行为点赞。”……8月2日上午,在新华东街与车站路交叉路口,身穿“柠檬黄”的文明引导员李宝兴手执“请等待”引导牌、“文明礼让我先行”引导旗,在通州区的重点路口引导来往行人、车辆文明有序出行。
李宝兴说,文明引导员既是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也是示范员。为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他们还会在执勤时唱自编的小快板儿“红绿灯前说安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同时,遇到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也会主动搀扶,引导老人顺利通过路口。
为发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助力营造城市副中心更加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通州区组织开展了“礼让斑马线 守序红绿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据通州区委宣传部张嘉康介绍,“礼让斑马线 守序红绿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的一个载体,坚持分类施策、管疏结合、综合治理,教育引导、服务供给,通过重点问题整治和逐项突破,将难点问题转化为文明亮点。目前,全区完成4处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创建,依托“一区一警”机制组织近7万人参与“礼让斑马线”宣教活动,累计处罚“不礼让行人”2897起,路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据了解,通州区“礼让斑马线 守序红绿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全区各单位志愿服务队伍将通过属地报到的方式,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引导,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
“文明数治”平台推进管理智慧化
“新街下坡30号院西北角有杂物,请尽快处理。”“平台收到,立即安排清理。”……平台派遣信息至责任单位,工作人员接到派单后迅速赶赴现场清理干净,全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这得益于通州区探索开发的“文明数治”系统。
为实现文明城区创建的常态化管理、全域化推进,通州区整合城市管理网格化资源,历经2年的深入研究,探索开发了“文明数治”系统,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文明城区创建中,通过构建“全域创建一张图”,使文明城区创建有了无处不在的“眼”和“手”,为随时随地发现和处置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推文明城区创建提质增效。
“文明数治”平台运维负责人杨雪娇介绍,在使用“文明数治”平台之前,外勤检查人员每天需要拿着手机到每个点位检查,发现问题拍照后到单位统一上传电脑,把每张图片的地址、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备注后发给内勤,内勤人员根据每张图进行督办单制作审核,第二天才能发出去。各单位收到后进行拆解,然后再发到各科室整改、反馈……流程多、耗时长,有一个严重的滞后性。如今,有了“文明数治”平台后,只需要信息采集员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上传,再从系统中操作派单,就能快速获得反馈。
据介绍,通州区在“文明数治”系统建设使用中,已组建了50人的考察团队,采集面积覆盖通州区全域。通过该系统,实现通州区39类约4000余个点位每两月巡查一次,月派发《督查通知单》约500余张,有效处置率达91.32%。
除此之外,通州区还创新启动“创建+热线”联动互促工作机制。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每周统计“创建+热线”工作中,所涉及公共事务的城市运行管理、城市市容市貌等8大类214项工单细类,包括问题分类、发生点位等情况,形成“关联数据清单”,最终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台账”,反馈至各责任单位,带动了全区整体精细化治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