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又是棉花丰收季,母亲带着我去摘棉花,她提着两个竹篓,竹篓里放着两个包袱,在逼仄的田埂间走得飞快,完全忘了久居城里的我,已经对走小路不那么得心应手了。
摘棉花最好等晨露过后,棉球上不沾一丝露水,这时采摘的棉花松软漂亮,而且容易晒干。走进棉田,母亲把竹篓放在田埂边上,把包袱拿出来抖了抖,递给我一个,我照着她的样子将包袱系在腰间,一人负责一垄棉,开始畅快地摘起棉花来。母亲对摘棉花驾轻就熟,她左手执起棉球,右手五个手指分散开抓在棉瓣上,轻轻一提,棉花便顺从地到了她的右手上,她把采好的棉花往面前的包袱里一塞,又继续弯腰采摘,她身上的那个棉袋子便越来越重。待感觉身上沉重不便走路了,便走到竹篓边,把袋子解开,棉花便一股脑儿地钻篓子里。她直了直腰,重新系好棉袋,用双手又捶了捶腰部,重新钻进棉田。见我慢极了,她过来帮我采,刚好我也有话对她说。
“妈,明天是您的结婚纪念日。”我提醒道。“嗯,我知道。”她抬起头望了望我,眼神里透露的一点喜悦随即一闪而过,径自弯腰低头忙活。
我是在翻找旧照片时,发现父母的结婚证的。那个用红布包了好几层的布包,我以为是我们家的存折,心生好奇,可打开来一看,却是一张泛黄的纸,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奖状,上面标着一个大红喜字,是父亲和母亲的结婚证。38年了,我还是第一回看见,也才知道了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是农历七月十六。
结婚纪念日,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极看重,我常常很早就开始计划那一天的活动,也很早就开始期待先生给我的惊喜,知道我喜欢浪漫,他总会制造一些小惊喜给我,而我,也准备了烛光晚餐,备上红酒,和他一起过纪念日。父母虽然是媒妁之言,但感情一直很好,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是怎么过的呢,父亲有没有送母亲礼物呢?我有些好奇,向母亲追问道。
“老夫老妻,还过啥结婚纪念日?”母亲淡定地回答我。
“你爸来了!”还没等我继续发问,母亲提醒我。父亲拿着扁担过来挑棉花,还给我们带了一瓶冰水。
我们的对话恰巧被他听见了,他一边把水杯拧开递给母亲,一边开玩笑似的说:“七月十六,正是棉花盛开的季节,我们的结婚纪念日,肯定都是在棉田里过的。”母亲听到父亲的话,和他相视一笑,眼睛里满是温柔。
看着他们旁若无人相视一笑的温馨场景,我也终于明白,这对在棉田里劳累了一辈子的老人,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都是他们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