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着手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吹遍凤翔
宝鸡市凤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贾亚斌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运行顺畅,文明实践阵地落户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紧扣群众需求,到群众中去、解群众所需、让群众参与、得群众之心,促进文明生根、实践成风。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目前凤翔还存在全民参与度不高、工作合力尚未凝聚、样板品牌不够响亮、活动开展不够规范等短板与不足,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标对表省、市要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全力提升工作质效。今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地生根。

    用小平台组建大阵地,让群众“走进来”。凤翔区坚持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着力完善体系。凤翔区将持续健全机构,区、镇、村(社区)书记担任主要负责人,利用群众经常聚集的街巷广场、文化馆、镇村大舞台、村民议事点等场地,建成集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普、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6个,实现区、镇、村(社区)全覆盖。着力拓展延伸。目前,凤翔区已经建成理论宣讲、综合教育、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爱国主义教育6个实践基地和8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后续将持续推进这些实践基地、阵地建设,将文明实践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志愿者热情,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从而把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不同领域、各行各业。着力规范提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六有”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做到有阵地、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记录、有成效,策划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示范评选,实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让群众“留下来”。凤翔区针对性地设置实践主题、选定宣讲内容,推动群众产生共识共鸣、增强认知认同。紧跟时代主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创作编排一批西府曲子、快板、地方戏等特色文艺节目,创新开展“书香凤翔·共建文明”“网聚正能量”等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群众的价值认同。紧贴发展大局。坚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广泛开展“雍城大爱·文明实践”“我们的新时代”等利民、惠民、育民活动,把关乎民生的农村改革、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政策和知识送到群众中去。紧扣时间节点。结合“学雷锋日”“我们的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应时、应景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培育文明新风。今年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全区各镇、各级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团体开展了“建功新时代、志愿我先行”文明实践活动;清明节前后,在凤翔烈士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慎终追远·缅怀先烈”文明实践活动。

    接下来,凤翔区将继续坚持网上与线下相结合、资源与实际相结合、集中与经常相结合、活动主题与节日内涵相结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

    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动起来”。 凤翔区坚持整合党政力量,吸纳社会力量,组建各类人才聚合、专兼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坚持把“普通话”改成“家乡话”,把“书面话”变成“口头话”,把专业术语换作百姓话语。让志愿者当主力。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师和中青年文体工作者等群体的积极作用,建立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分批次开展专题培训,用“宣传小喇叭”“传习轻骑兵”“红色宣讲员”和“百姓名嘴”等形式,活跃于各类文明实践场所,用鲜活的语言和丰富的形式传播党的声音。让身边人唱主角。鼓励引导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能手等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巡回开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家的榜样、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家的传承”等演讲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让比优争先成主流。精心设置“新思想”“新时代”“新风尚”“新作为”等一批宣讲实践主题,大力开展“优秀宣讲员”“最美人物”评选表彰等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

    用小善行释放大温暖,让群众“乐起来”。 凤翔区坚持“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方向。完善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等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动员区文化和旅游局、司法局、卫健局等机关单位和区作协、书协、美协等协会组织分别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实施“温暖同行·帮扶助困”“幸福来敲门”等志愿服务项目,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拓展服务范围。以“文明实践新时代、志愿服务进万家”集中示范活动为引领,打造一批优秀文明实践品牌,组织好人联盟、法律援助、环保“自”造等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送理论、送教育、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平安、送关爱、送新风“八送”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享便利。凸显服务实效。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抓好村风民俗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平安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消费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德向善的浓厚文明乡风。

    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精气神”,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中增强自豪感、自觉性、自信心、凝聚力,真正焕发出加快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当前:B1(2022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