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杨毅文,男,汉族,199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德阳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自2013年起至今,他参加无偿献血(献全血和献成分血)101次,累计折合献血量3.94万毫升。他曾三度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成功入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德阳市公示名单,荣获四川省税务系统“最美四川税务人”称号。2018年,他作为四川省公务员无偿献血的杰出代表,成功入选“四川无偿献血宣传大使”。
大爱结缘,热血种子从埋下到萌芽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让大地震颤、山河破碎。为抢救灾区伤员,全国各地血站前排起长龙,源源不断的血液,从祖国各地汇聚灾区,带来生的希望,一幕幕献血车前排队献血的场景,让身处极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的杨毅文无比动容,他第一次懂得,血液代表着希望,无偿献血就是在拯救生命。
由于年龄太小,15岁的杨毅文无法献血,但他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无偿献血的种子。2013年,对杨毅文来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种子开始发芽。杨毅文看见开进大学校园的移动献血车,毫不犹豫地挽起了袖子。
人生中第一次献血,杨毅文颇为紧张。可当工作人员问,献300毫升还是400毫升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400毫升。献血登记、测量血压、采血化验……看着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献血袋,杨毅文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他终于完成自己献血救人的愿望,也是在这时,热血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初心不改,十年坚持彰显凡人善举
从学生成长为一名税务工作者,杨毅文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可他对无偿献血的坚持依旧不变。
在第二次献血时,杨毅文了解到机采捐献血小板,即捐献成分血,相较于半年才能捐献一次的全血,捐献血小板间隔期短,每隔14天就能捐献一次。他一琢磨,这样的话,救人的节奏就能“提速”,从那时起,他又开始捐献成分血。
刚参加工作时,杨毅文回到家乡原绵竹市国税局工作。他不愿耽误税收工作,也不想放弃无偿献血。每到献血间隔期满的周末,杨毅文天还没亮就从绵竹坐班车到成都,穿越三座城,耗时近三个小时,赶到成都血液中心。“每次献完血之后,可以查询到血液的去向,看到自己的血液被采用,就觉得自己的坚持特别有意义。”
但作为杨毅文的家人,最初并不理解杨毅文定期献血的行为。为打消家人的顾虑,也为了自己身心健康,十年来,杨毅文的生活极为自律,早睡早起,不抽烟、不喝酒,靠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体能训练,始终保持着血液指标百分之百的合格率,用实际行动证明无偿献血有益无害,也得到了身边亲人的支持。
2016年12月,杨毅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6月,他又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勇担责任,宣传大使汇聚更多的光
“毅文,有一位产妇大出血,A型血小板储备告急,你能过来一趟吗?”这是杨毅文献血期间常有的突发状况,他每次都能随叫随到。据德阳市中心血站单采组组长窦雪溧介绍,杨毅文被他们称作“移动的紧急血库”,彰显了“90后”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
但杨毅文深知,一个人献一百次,不如一百个人献一次,只有汇聚起更多的光,才能照亮更远的路。作为无偿献血宣传大使,杨毅文在德阳市税务局党委的支持下,倡导和推动成立了“蓝丝带”志愿服务队,吸纳126名税务青年干部加入团队,他们面向单位、走上街头,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宣传活动40余场次,动员号召790余人次无偿献血26.58万毫升。
除了无偿献血,杨毅文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第一个报名,连续30天坚守在小区抗疫一线;到特殊学校慰问特殊儿童,他积极参与;“10元微爱行动”,他伸出援手;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他主动对接。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就是对杨毅文所做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杨毅文的日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税收工作和无偿献血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奉献。”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按照《四川省公民献血条例》规定,公民献血后,可休假三天。但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没有休过一天献血假,往往是刚刚献完血,就立即投入到忙碌紧张的工作中。
杨毅文说:“我的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军医,他经常对我们这些小辈讲,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为党、为人民奉献,我想,把税收工作和无偿献血这‘一蓝一红’两项事业都做好,也是一种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