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洒满大地,美景尽收眼底。走在浙江海宁的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交通四通八达;城乡被绿色渲染出浓墨重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气质”与“颜值”并存,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爱心驿站遍布街头巷尾,提供多种便民服务,释放着城市的温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码,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耀的宜居环境触手可及……
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过程中,海宁把实现城乡环境的共同改善、素质的共同提升、生活的共同富裕作为根本任务,把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全域文明,建设“共享潮城”,让全体居民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创建成果。
搭建平台 文明阵地处处有
“传文化,习礼仪,文化礼堂育情趣,举行村晚赛才艺,传承民俗看非遗……”在海宁市许村镇老街上,浙江省首家家庭档案馆——张惠烈家庭档案馆内,时常传来悠扬的说唱声。
如今的海宁,已形成了“市、镇、村、点、户、网”六级动态联动的新时代文明“阵地链”。一个个别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已成为涵养文明新风、展示道德好人风采,提供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的主平台。
为最大程度发挥文明阵地作用,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盐官镇桃园村探索出了“每人一把礼堂钥匙”的自主管理模式。“周一跳舞,周二做手工,周三唱歌……”桃园村村民杜海萍和她的朋友们天天都会来村文化礼堂报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安排。
“礼堂的各种场所得到了最大的利用,而且我们让村民来自我管理,几年下来,村民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把文化礼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桃园村党委书记金正华说,这几年,桃园村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先后建起了村老年大学、门球场、篮球场、小公园等,但村文化阵地从没发生过一起因钥匙管理而产生的财产安全问题。
文化礼堂不断发挥着“育人”作用,为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而文化下乡则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进村入户。每年,海宁都会组织各类文明宣传、文化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用一场场丰富的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讲述文明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村民观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传播了新时代文明新风。
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海宁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到了群众家门口。在黄湾镇黄山村,有一个“惠林收藏馆”,也是海宁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之一。
得闲的时候,村民们总爱去那里转转,听听施惠林说说故事。散落在田间的部分良渚文化陶片、20世纪60年代的粮票、精心珍藏的毛主席像章……这些藏品都是施惠林无偿捐赠的。
在田间地头、在示范农户、在企业车间,海宁结合培育“一点一品”特色阵地,打造出数百个文明实践点、文明单位、文明村。
落地见效 文明成果人人享
“每次出门,看到整洁漂亮的环境,心情就很舒畅。小区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历经一年多的倾力改造,之前绿化缺损、设施老旧、停车困难的水月亭小区摇身一变,成了整洁美观、文明有序的“新小区”,小区居民连连点赞,“就像居住在新小区一样”。
近年来,海宁市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全力攻坚老旧小区薄弱点位,全面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造工程在提升“硬件”的同时,还实现了“软件”的同步升级,通过“面子+里子”双引擎驱动,重塑了社区治理格局,小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也随之提升。
“没改造以前,小区环境比较差,居民们也没养成好习惯,乱扔垃圾的情况比较普遍。”家住梅园三里南区的陈阿姨对小区居民素质的变化感触很深,“现在,小区环境好了,大家都自觉维护自己的环境,乱扔垃圾的现象一去不返了。”
小区改造完成后,依托物业、居民及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多元共治,构建起了问题共解、资源共享、文明共建的模式,居民们还自发组成了一支“睦邻”小区服务队,活跃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中。
为解决老旧开放式小区环境差、治理难的问题,海宁市聚焦“开转封”小区物业管理短板,通过引进物业公司、自治管理和基础管理等方式,积极探索既符合实际又具有特色的长效管理机制,高质量推动“开转封”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截至目前,全市73个住宅“开转封”小区(含城乡一体新社区)均已完成硬件改造,惠及住户18119户。
推动融合 文明之花时时开
如今,在许村镇荡湾村,铺张浪费的办酒陋习已不复存在。去年,村里成立了“共富俭”项目,倡导“减、简、俭”的办酒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村民摒弃陋习,逐步实现“共富俭”新风经常化、规范化、文明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文明价值落细落小落实。
“菜不用多,够吃就好,多的只能倒掉,非常可惜。”村民沈其芬等带头加入项目,一场订婚宴加一场结婚酒席共为她节省5万元左右,为全村树立了标杆。目前,全村共有20多户人家参与到“共富俭”项目中,共节省费用40多万元。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既要往深往实走,更要兼顾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实现全域文明。
近年来,海宁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常态化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结合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的工作要求,完善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机制。
开展“党员干部带头行动”“乡宴改革行动”和“家宴中心准入行动”,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带头破除大操大办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喜事少办或简办,倡导乔迁、生日、升学、生育等喜事尽量不请客、少请客、不送礼、不收礼,文明节俭之风吹遍大街小巷,文明之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