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风细吹拂 幸福入心润如酥
——西宁市城西区持续巩固拓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
张小凤

 

 

 

 

 

 


      

    “村一级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石,必须要学懂弄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动群众力量、乡贤力量,把村庄建设好,把村里的事业发展好。”彭家寨镇杨家湾村文化广场上,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长与村民们坐在一起交流互动,以小故事解读大理论,为全区深入开展省党代会精神宣讲带好头、领好路、作好示范。

    城西区直机关单位、驻区单位、文明单位等积极响应,组织党员干部变身志愿者深入联点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文明城市创建提升系列活动,充分营造“文明城市你我共创”的良好氛围。

    文明是潜移默化的理论营养输送;文明是捡起一张纸、帮助一位老人;文明是提醒人们不要闯红灯、提醒自己礼貌用语;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明是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今年以来,城西区深入贯彻落实“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高品位”的部署要求,聚力建设更具区域内涵的文明城区,打造展示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城市窗口,推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新时代幸福西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两个文明”提升工程凝聚力量

    “小朋友请排好队,靠左面行走,宣传栏刚刷过油漆,小心蹭到衣服上。”中午放学时,戴着红袖标的“护苗队”在胜利路小学门前不时叮嘱小学生们。

    “要立足咱们西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力盟、唐道建设经验,挖掘河湟文化等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形成‘喜欢里’等特色文旅消费示范街区,发展壮大文化创意等产业,持续提升咱们西区的文化气质。”城西区多次围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话题深入讨论研究。

    “护苗行动”、推进文旅融合……城西区正以实际行动描绘着“两个文明”提升工程给西区带来的新气象。

    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是推进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城西区文明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及“两会”确定任务,在巩固“四区三城”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城西区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2022—2024)三年行动方案》,细化年度工作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根本,着力培育信念坚定、向善向上、现代健康、绿色低碳的新时代文明风尚,着力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为“两富”西区建设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多种功能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7日26日,来自虎台社区爱好书法的退休老干部和孩子们欢聚虎台街道虎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党风廉政、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民生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大胆构思、泼墨挥毫,用笔触传递清风正气。

    近年来,城西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功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内涵式发展特点更加突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殷实。

    “同住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们正在排练舞蹈、合唱,还有一些居民在做手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打造着实给辖区群众参加理论学习、文艺活动、资源共享带来了方便。”文亭巷社区副主任罗世明介绍说。

    ……

    近年来,城西区严格落实“三化三联三共”制度,升级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4个。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了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和“需求清单”,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张贴。同时,上线“城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志愿服务系统”云平台,全面推开点单服务。截至目前,发布志愿服务需求1000余次,对接群众需求近900个。

    “现在有你们经常上门帮我打扫卫生,陪我聊天,听我唠叨,我再也不烦闷了。好孩子,等你有空了再来。”家住海晏路41号院的齐秀荣老人依依不舍地对城西区虎台街道医财巷西社区志愿者张芮说。

    “齐奶奶,过两天我还会再来,换洗的衣服放着,等我来了帮您洗。”张芮一边收拾刚刚帮老人测量完的血压计,一边安慰她。今年75岁的齐秀荣长期独居,双目失明,靠着摸索做饭、烧水、洗衣……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没有难倒她,倒是平时无人倾诉让她感到孤独。张芮了解到老人情况后,在社区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及时组织志愿服务队成员定期、分组上门陪老人聊天……

    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处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在城西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看来,要画“同心圆”,先要找准“圆心”,这个“圆心”就是社区党组织。“居民有困难,不找党组织,找谁?”

    城西区文明办先后20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全面掌握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行情况,着力打造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6个,以点带面推动“一村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建设行动,形成可推广、易复制的经验。同时,依托“单位联点、项目联做、活动联办”机制,建立“资源清单”,围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将居民需求清单和职能部门资源清单内容进行有机衔接,实现“ 供需对接”,确保服务项目多样化、服务内容精准化、服务效果明显化;融合群团服务之家、社区文化服务点等载体,突出亮点特色,实施“红色帮帮团”、“365”志愿服务、红色文艺轻骑兵、“公益银行”等志愿服务项目,同时,探索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志愿者激励嘉许制度,促进活动品牌化发展。

    统筹辖区宣传、文化、司法、卫健等资源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17支,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40余支,志愿服务队与基层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让志愿服务更加多元。截至目前,全区4.5万注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企业开展各类活动3022场次。

    城西区一镇七办43个村(社区)积极整合志愿资源,通过组建“红色帮帮团”“花姐志愿服务队”“石榴籽团支部”等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生态环保、扶老助老等志愿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据了解,为常态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城西区今年实施了7类20项重点民生项目,各单位实施自选重点项目98项,其中,“甘霖工程”截至目前实际放贷融资业务528笔,授信金额5.24亿元。

    榜样示范蔚然成风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护师、妇幼保健专干靳芳,从一名护校毕业生起步,经历20个寒暑,成长为基层卫生服务的行家里手。她钻研业务、技术精湛,成为了群众认可的健康“守门人”。2020年,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李梓轩,2009年10月出生,城西区胜利路小学学生。他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从学习PPT制作到模具设计,再到音视频配音,他都充满激情和动力。同时,他热衷科创,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编程语言,制作发布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等创意作品50余个。2020年,他荣获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青少年创意编程组优秀奖,2021年被评为西宁市“新时代好少年”。

    ……

    榜样是时代最亮的灯塔,是看得见的力量,是社会的精神坐标。

    近年来,城西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文明风尚。把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推选宣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举办了“颂传统文化 秀幸福家庭”等活动,先后有15户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称号,99户家庭荣获省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称号,2022年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6922户。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行动,全区各行政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完善了“四会”,村民的人情负担普遍下降,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逐步改善。

    “15分钟幸福生活圈”便民惠民

    “以前出门买个东西特别不方便,现在出门吃饭、健身、购物、看病……15分钟就能搞定。”家住兴海路街道玉珠花园小区的李先生对亲戚朋友说着城西区“15分钟幸福生活圈”带来的新变化。

    走出玉珠花园小区,周围有药店、医务室、餐馆、菜铺、理发馆、大小超市,居民日常生活十分便利。

    “我在网上买的东西居然可以在自提柜拿到!”天迈乐景小区居民聂卉激动地对物业工作人员说。2021年,城西区在天迈乐景等小区启用快递柜,让“最后一公里”问题得以解决。

    海湖广场社区工作人员高兴地说:“装上充电桩,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也能消除社区用电安全隐患。”便民充电桩项目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与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今年以来,海湖新区金座华府豪庭、金座华府等小区相继建好充电桩,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电动车停放,有效治理了电动车飞线充电。

    除衣食住行,海湖新区居民们关心的孩子入学和老人养老也都不是问题,行知小学、在建的文逸小学近在咫尺,海湖中学、虎台中学也都离小区不远,小区内新建的爱老幸福食堂解决了老人的中午吃饭问题。

    走进古城台街道昆仑路20号“幸福庭院”,温馨的配色、整洁的院落,让人感觉温暖轻松。

    据了解,“幸福庭院”试点工作是城西区为凸显“民生大走访”活动成效的创新做法。针对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家庭,减免费用实施改造项目,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城西区聚焦孩子上学、就医养老等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移动办公桌”“网格微管站”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先后投资4.5亿元实施涉及15090户的老旧小区改造,免费开放5个学校和社会体育场,新增照料中心、爱老幸福驿站、爱老幸福食堂及助餐点57个,全面完成6类30项民生实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创建工作的生动实践。

    爱老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室外健身场地、果蔬(肉)直销店、便民服务设施、公共厕所、街头绿地、健身步道,15分钟幸福生活圈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城西区将完成5个示范型生活圈建设,初步构建15分钟步行可达的社区生活示范圈。共实施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73个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35个,其余正在抓紧实施。

    一个城市的文明,是从不被私车挤占的应急车道,是耐心等待在斑马线两端的人群,是白纸黑字的市民文明行为公约,是每个市民的一言一行……如今,城西区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大改观、人居环境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设施逐步健全、老旧小区“穿衣戴帽”陆续完工……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深化,每一位市民都能深切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真切地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4版(2022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