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蜀诗
孙和平

 

    中国传统诗词,历经千年,出现过多种名称,或曰诗(经)、汉赋。而在西南一隅的四川,人们将本土意义的传统诗词以地赋名,称作“蜀诗”。

    作为一个概念性词语,蜀诗,自然天成,与当今湖北诗词界提出“汉诗”、浙江提出“浙诗”的概念一样,是赋予四川本土文化一个特色性符号标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识别系统中,特具识别意义。

    蜀诗者,蜀地之歌诗吟咏也。从构词来看,蜀诗,富有语词色彩,字面受看,听来悦耳,使用起来尤其顺当。孔子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蜀诗,可谓名正言顺。一个蜀字,特别宣示了浓郁的地域属性、本土属性。蜀江水碧蜀山青,蜀诗也始终是以其优美雅致而称誉天下。

    早在唐诗中,蜀诗已拥有它的浓墨重彩,特殊地位。诗仙李白一首《蜀道难》驰名天下,把蜀诗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至今还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他的另一首诗吟唱“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也是四川诗词彰显本土色彩的崇高典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等等,无不是蜀诗的广泛传诵之作。诗圣杜甫寄居成都,不过几年,却写出了很地道的不朽的蜀诗。“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看看,这就是四川,这就是蜀诗,传诵千古,无不是对唐诗高峰的极大丰富、扩大和提升。蜀诗作为物证,也参与了四川地方历史文化的建构。

    “蜀诗”之说的独立存在,不仅仅是就诗词的空间意义而言,它也反映了诗词的本土属性。蜀人写蜀诗,写四川本土色彩、本土风味的诗。蜀诗倡导本土书写、当代书写,使之成为四川地域诗词文化的基调、色彩,写出本土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特质,写出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貌,从而对蜀国一方天地的山川风物、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等的本土元素,做出一个当代意义的提取和展示。

    如今重提“蜀诗”,正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对本土的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参照。本土性这个路径应是主体性的核心,构成为蜀诗的主干。蜀诗姓蜀,本土元素要充分进入诗词,多方位多层次构成为本土诗词系统,成为本土诗美的基本组成部分,以此传诵于口、教化于心,起到文化建设发展、文化精神引领凝聚的社会作用。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诗词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揭示、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度、广度、温度,都是不可代替的,能起到很大作用。这一点,不乏其例,雅安有一个经典个案,“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产生了全国影响。各个地方诗词团体及个人,为地域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作出努力,似应养成这样的本土意识,追求这样的本土境界。而此间的岷峨及岷峨风骨一语(1986年四川省诗书画院创办了四川诗词刊物《岷峨诗稿》,同人将《岷峨诗稿》之精神风貌概括为岷峨风骨),则是蜀诗的标志性体现,也是蜀诗精神风貌的标杆。因此,如何将岷峨风骨的精神不断注入更新更深的内涵,这应是蜀诗的不懈追求。

    任何优秀的文化形态都必定具有本土性的特质。愈是本土的,愈是民族的、世界的。反过来看,民族文化,断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由丰富多样的本土化元素凝聚而成,有血有肉。在没有或缺少本土化的社会环境下,久而久之,人们会麻木迟钝,进而造成对环境乃至自身所处的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唯有着力强化本土意识,才能自觉创新本土特色。

    当代蜀诗,已走过了它的三十多年的历史道路,取得丰硕成果。在众多诗词家的不断实践探索之中,蜀诗、岷峨风骨、诗词大省强省的使命担当,这恰是当代蜀诗理论空间架构的三个维度,极大树立了当代四川诗词文化的体系性、特色性,构成为当代四川诗词的强有力支撑。

    当今蜀诗,一似旌旗在望,鼓角相闻,牵扯着世人的目光,激荡着世人的情怀。它应成为一个全新的响亮的名字,在当今时代形成一个全新意义的文化坐标,彰显我们时代的精神风采。让我们将蜀诗推及全国,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A3(2022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